阅读记录

第678章 朝廷不识货呀[2/2页]

扛着AK闯大明 行者寒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这些教谕中不少的边将都曾跟着刘鸿渐出关打过鞑子,都是老部下,刘鸿渐倒是也不客气。
      到了明朝,传下来的兵书极多,例如孙子兵法,即使是放在后世也不过时,不论是火器还是冷兵器,不论是陆地战还是海战,都有其可取和共通之处。
      刘鸿渐现在很后悔当年穿越来时,没去搜罗一些军校的教科书,也怪当初那老头,即便不给他去军校图书馆的时间,难道就不能给他几个小时时间去万能的互联搜吗?
      唉一想到在后世几乎万能的手机,到了大明却只能当手电筒用刘鸿渐就扎心。
      对了老顾,你在朝中任职时,可曾有听说过一个叫汤若望的外番人?刘鸿渐没来由的插了一句。
      倒不是他历史学的好,这得益于当年看的一位姓金的作者写的一本清初,那里头有个汤玛法牛逼的不行,康麻子正是靠着这家伙巩固了伪清统治的。
      料想那老头的年纪,这个时候也许说不定还能派上用场。
      山长大人,那人可是粗不短的身材?一脸大胡子?顾佳皱眉思量了一番道。
      恩,也许吧。刘鸿渐模棱两可道,他哪儿知道这厮是不是里描述的那样。
      不过料想应该也差不多吧。
      那就是了,当初在下在礼部任职时,曾有听说钦天监有个姓汤的外番人,似乎是来自一个什么什么神圣罗马帝国,不过后来因为屡次上书奏请先帝为其开设什么教堂,便给逐出了京城,后来听钦天监的同僚说好像去了西安,说是要去传教。
      陈年旧事,也难为顾佳还能想起来。
      事实上,当年明朝若能重用这个外番老头,大明在火器造诣上说不定会是另一番作为。
      这个立志在中国传教的老头自天启年间踏上大明这块土地,一直在中国呆了四十七年,最后也死在了中国,就葬在利玛窦的旁边。
      至于这利玛窦,也是一个立志在中国传教的老外,只不过比老汤早了几十年。
      若说起来,这俩人也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利玛窦为万历皇帝进献了坤舆万国全图,直到现在大明兵部所用的地图仍旧是这厮捣鼓出来的。
      而这老汤为了传教也很卖力,为了赢得崇祯大叔的信重,这厮从老家欧罗巴带来了一大堆数理天算书籍,并列好目录呈送朝廷,一并带来的还有欧罗巴最先进的科学仪器。
      这些东西可都是经历过文艺复兴的欧罗巴人的科技成果,并且这厮还在当年的十月预算出了月食,也就是所谓的天狗食日。
      奈何朝廷不识货,最后这厮被打发到了钦天监,专门给朝廷观测天象推算吉凶。
      要知道这厮可是多尔衮入关后,伪清最牛逼的火器专家仪器专家,数理化也是门门通,伪清还专门为其建造了火炮厂。
      到了大明反而被朝廷给整到钦天监专职做了神棍,这真是
      去西安了?卧槽,不能被那个姓李的快递员给整死了吧!刘鸿渐心里一咯噔。

第678章 朝廷不识货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