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百四十一章芙蓉扑朔,莲子迷离![2/2页]

山村小仙农 郭半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远处传来一老一少两位渔翁的对话。
      从那老渔翁嘴里,她知道了李宗总这些年处处留情的风流事迹。
      现在,李宗生的妻子,在家翘首以盼,盼他金榜题名。
      但老渔翁估计,依李宗生的性情,真若金榜题名,飞黄腾达,未必不弃糟糠之妻。
      老渔翁说,这不奇怪,这是才子们的本性。
      毕竟,人不风流枉少年吗,又有几人能你侬我侬,忒煞情多呢!
      这一席话,醍醐灌顶。
      王静思如梦初醒,自己只是对方心中无足轻重的一个过客而已。
      自己不光不是对方的妻子,甚至不是他的情人。
      李宗生很可能在那一面之缘的第二天,就忘了曾经见过的她。
      自己在这里自作多情,又有何用呢!
      即使这种愁,也应该是李宗生的妻子的权利,而不是她的权利。
      这是别人的雨季!
      在别人的雨季,空淋湿自己,纵有万种深情,又能怎样呢!
      王静思还是希望,他能功成名就,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不知他后来会不会离开他的妻子。
      心想自己却连被离开的资格都没有:不曾相合,何来离开。
      只是她回忆中,那一副难忘的,荷花水面,雨中船上,风度翩翩的公子的场景而已。
      又一年,莲花谢,莲蓬熟。
      一日,她乘船去采莲,采了一个莲蓬,回想这莲蓬还是花蕊时的样子,眼前似乎飘出了薄雾,氤氲雾气中,娇荷绰约,婀娜多姿,她看得痴了。
      这时,几粒莲子从她手里的莲蓬中滑落到地上,蹦跳四散,不知所踪,她不由一声轻叹:好一个芙蓉扑朔,莲子迷离!
      宋檀儿感叹道:
      “采莲女受撩拨不知不觉已是情根深种,相思入骨,突听得渔翁一席话,却发现那公子本是多情之人,行走之处处处留情,且家里已有妻室,她在这里,自作多情,又有何用呢!”
      陈青牛感慨道: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宋檀儿轻笑一声,说道:
      “我知道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一句话的典故:它出自于明朝万历年间,一个名叫曹学佺的官员所写的一副对联。
      整个对联的创作背景,大抵是说曹学佺为官期间受理了一个案件。
      某个大户人家的狗咬了一个秀才,在事发过程中,一个屠夫见义勇为把大户人家的狗给杀了。
      本以为案件可以轻易解决,但大户人家却不怀好意,非要让屠夫付出代价。
      后来这个事情闹得越来越大,连当今皇上都知晓了此案,迫于压力下,大户人家用钱收买秀才,诱使秀才颠倒黑白,捏造真相,让屠夫给狗偿命。
      最后,好在曹学佺为官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当众说破两人的勾当,公平处置了此案,在结案时写下了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句话,以表达自己对秀才的忘恩负义之举的愤慨,……对了,某人不是一向以文艺青年自诩吗!”
      陈青牛正色道:
      “凡事不能一概而论,我读书是为了增长自己的见识和感悟生命,心体光明,才不是那负心人!”
      就在这时,一声大喊从迷雾风水迷阵外传来。
      “陈青牛,出来,我要和你谈生意!”

第六百四十一章芙蓉扑朔,莲子迷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