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章 不闻钟声两百年[2/2页]

大势至 春眠不觉晓寒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了,不过怎么说都是在家大业大的西湖剑宫,最少也得有五十两吧?小老儿还想再问,中年人则摇摇头,高深说天机不可泄露了。小老儿心思活泛起来,那时想着就说起自己在村里给人代写书信的儿子,也是识得几个字的,说起自己这摆着茶摊的生意,一天能赚多少文多少文钱,再攒上几年就够回家给儿子娶媳妇抱孙子喽。
      与此同时,将那三位好汉交给许叔,李月白带了一老一少上山来。
      一路香客络绎不绝,眼前这老人对佛家道家都不是打心眼里信奉,少年人好奇心重,倒是张罗着去烧香,顺手在路上买了些零嘴吃食的李月白在一旁闲逛,少年人还没进去大殿,先撞上一个正打扫落悠洒落。
      比起常有外人慕名而来,他们这些剑宫中的弟子倒是没觉得多稀奇,再美的桂树,在这山中日瞅夜瞅也没了味道,美的是桂树下的仙子,读书也美,舞剑也美,只是站着发呆也美,让人百看不厌啊。
      一个身形高挑的女子,用细绳简单挽了一头青丝,就立在漫天洒落的桂子之中,背上一柄细长古剑,剑穗微微晃荡。
      这女子同样是剑宫弟子,十多年前被李疏狂从外面带上山来,李疏狂不说女子的来历渊源,剑宫中人也就没人去问,这世上哪年都不少世家大族里原本只需琴棋书画做女红的大家闺秀沦落风尘,也不少突遭大难无家可归的可怜女子,众人只是一天天看着,当年那个站在桂树下也曾瑟瑟发抖的干瘦女孩眼神变得坚毅,出落的越发动人,一手剑术在剑宫年轻一辈弟子中越发出类拔萃,已经隐然是第一人,要不怎么每年都少不了妄图飞蛾扑火的狂蜂浪蝶?
      女子近看眉色如黛,一双眼却不是如女儿家的温柔如水,反倒有几分凌厉味道,觉察到暗处这两个同门的窥探,女子嘴角微微勾起,伸手勾起背上古剑,脚尖轻点,几个起落间落在石亭前,这两个有贼心没贼胆的师弟就吓得落荒而逃了。
      两个佩剑青年垂头丧气走在石子路上,你一言我一语,互相推诿责任,要是被长辈们骂,一定要说是对方先垂涎白玉师姐美色,怂恿着自己去偷看。
      不过这二人只是嘴上说说,心知肚明白玉可不是受了欺负会找长辈哭鼻子的小师妹,倒是真敢心怀不轨的,更要担心会不会被白玉师姐大卸八块,惨死山中。
      这二人中模样较英俊些的高个青年想起桂树下女子一笑的风情,脸上不由自主的荡漾起几分笑意,心中暗道,如此女子,才能是配得上我刘元枫的人呐。
      正陶醉间,被身边师弟的一语惊醒,顺着这位孟师弟的目光看去,在剑宫的山门前,隐约看到一个青年摇着一柄折扇,吊儿郎当,正是李月白,身边一老一少,隐约间竟然在朝着门前石碑指指点点。
      再之后,李疏狂负手而立,站得远看不见李疏狂脸上表情,但刘元枫猜测这位宗主的脸色大概不怎么好看,虽然无心李疏狂父子的家务事,仍忍不住在心底嘲笑,这位剑宫宗主教训儿子的情况他们实在是已经司空见惯,谁叫李月白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呢?
      李月白经常和这临安城下三滥中人往来,带人上山不算稀奇,荒唐事情更是不胜枚举,就在今年元宵节,这位少宗主没少招蜂引蝶,惹来一帮青楼中的庸脂俗粉在剑宫脚下翘首以盼,放就孔明灯更好了,差点烧了山。
      多少人将其视为这剑宫中笑柄?就连父辈几代都是这剑宫元老人物的刘元枫都替李月白觉得颜面无光。
      刘元枫随手拂去落于肩上一片黄长,在整座剑宫中回荡不止。
      那口古钟在剑宫存在之初就被立下,后来年年悬挂在钟楼之上,人人都知敲响十八响,必然有高手在山上挑战一代剑宫魁首,一旦敲响三十六响,那就是一定是剑宫生死存亡之际。说起来剑宫年年有人来挑战,可这口钟却是在年年落灰,但凡那些来剑宫找茬的小鱼小虾,哪个能轻易走到剑宫宗主这条大鲸面前?
      刘元枫只觉得头皮发麻,记不得剑宫已经多少年不闻钟声了,一百年?两百年?

第三章 不闻钟声两百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