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七章 密会[2/2页]

繁花路 轻轻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就不顾一切了。正是难分难舍的时候,刀山火海也不过如此。
      “你说的,多则月半,少则一月,必回畅春园,是吗?”她再次确认,上次说一旬,用了月半,要知道,时间一到,分秒难捱。
      “是!来了就住上一阵子,届时也该下雪了,朕等着看你画雪景儿。”
      看着他上了车,放下车帘,她跑上去,无视在场的一众宫女太监,把着车窗,眼里闪着泪光:“如果有空,给我写信,好吗?”
      钢铁心肠也成绕指柔,不敢再去亲她,搂她,甚至碰她,怕又放不开手,他倚着靠枕,笑一笑,点了点头。
      康熙走了几天,他的信没盼到,却收到了胤稹的字条,雪白的薛涛笺上一手俊逸的蝇头小楷,不知何时夹在她正在看的宋词里头,写着:“今日未时恬池旁一叙!”,落款人:胤稹。
      她和他之间有什么要叙的。原先他掌握着对她来说性命攸关的照相机。现在相机应该在皇帝手上吧?莫不是让胤稹在查,查不出什么情况,要把相机还给她?说实在的,现在让她走,她都有点舍不得呢。
      还是去一趟,兴许跟相机有关,不管跟皇帝的恋情如何发展,拿到相机是至关重要的。
      恬池旁的银杏树下站着一位年轻公子,他穿着一袭浅蓝色素面夹袍,站在金黄色的银杏树下,跟幅画儿似的。
      洛英上前蹲了一福,燕啭莺啼地:“给四爷请安!”
      猝不及防,她变得这么规矩,他薄唇抿起,欲搀扶之,又收回手,道:“起吧!”
      金光闪闪的池边,亭亭玉立的人儿,穿着普通的蓝色宫女袍褂,头发扎成一条粗溜溜的长辫,垂在脑后,当日在杭州身穿男装就使人惊为天人的她,一身素净女装,更显得娴雅端庄。
      “如今倒识得些礼数了,好!”他为自己看了她半晌找到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不仅识得礼数,还…。洛英心想,还好捂着和皇帝那事,否则胤禛得给她行礼,尊称一声“额娘!”。
      素性高傲的四爷,哪受得起这个落差?她想着,抬头冲他一笑。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说的便是她,胤禛数日来为这密会筹划心悬意念,见着了人,又瞧见这一笑,心落定了,却又开始神思惶惶。
      游子近乡情怯,因为思念太过的道理,他也是一样。杭州时就难忘,思量至今,数月有余。木兰围场一遇,不仅屡屡梦见她,白天也恍惚起来。十三岁就开府建衙的他,女色上并不缺乏,事实上,这上头他一直淡泊,人人都说他冷面四郎,他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这不算坏事,不动心就无所顾忌,可以专心做大事。没想到有一天,她从天而降掉下来,湿漉漉一身奇装异服躺在甲板上,只惊鸿一瞥,他见识了世上最清澈的眸子,江河湖海日夜星辰大概都能装入其中。那一夜起,世界发生了变化,坚若磐石的内心深处,原来有熔岩火浆,一旦开启,势不可挡。
      皇帝把她收容起来,他知道是为什么,传说得神女者得天下,人们把她的存在赋予了特殊意义,他老四独占着,明摆着不合适。待等一年过后,传说不攻自破,到时放出去留下来都不是问题。
      他想好了,到时就把她讨了来,毕竟是他第一个发现她的,天授之,非人授。
      “上次木兰围猎,看你面带忧戚之色,现在好些了吗?”过了好长时间,他才说出话来
      她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道:“谢四爷惦记,好多了。”
      当时正心灰意冷,没想到过不多久又峰回路转,她想起来,掩饰不住的欢容:“当时闹小性子,劳你费心了!”
      “啊!”他呐呐地应一声,伶牙俐齿都失了效。她要是再这样笑语盈盈下去,他不知道自己要做出什么不可思议的举动来。
      “四爷,就为这吗?”
      狭长的脸上起了一道红,他转过头去,不再说话。
      他沉默,她也不便说些什么,恬池对岸是一片金光铮亮的银杏林子,她静静地看着,思忖什么事让他专程拜访却欲言又止。
      “你怪我吗?”半晌,他问。
      怪他收走了照相机?当然!
      但是没有他收走照相机,何来这场甜蜜的恋情?人生难得知心人,又是这种追古溯今都难于遇到的。
      “曾经怪过你。”她扭头去看胤稹,他一双凤目明亮有神,毕竟是父子,很有几分相似,她缓着声调,慢悠悠地:“现在,好些了!”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第十七章 密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