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一章 梦碎[2/2页]

繁花路 轻轻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之间说话,不需太费口舌,一方提一下,另一方就了解了。胤禛的述职和皇帝的指示都进行的言简意赅,两人停住话头时,油灯的灯苗都不曾暗上一暗。
      “你这一次开封之行,虽然吃了很多苦,但也不啻是一次很好的历练。”皇帝说。
      “儿臣省得,这是皇阿玛栽培儿臣,才给儿臣这样的机会,儿臣感激莫名。”
      皇帝点头道:“你省得就好,机会人人有,看谁抓得住而已。”
      这话说出来,颇有深意,胤禛愣了愣,似有所悟,又谢了一次恩。
      皇帝回到书案后,坐下来,又拿起那部卷宗看。
      胤禛顿首道:“蒙皇阿玛训示,儿臣如获至宝。伏祈皇阿玛再降圣谕,儿臣洗耳恭听。”
      皇帝头也不抬,道:“朕这头没别的事情,快过年了,有事也压到年后去。你老没回家的,府上应该积了不少事,速速跪安回府去吧!”
      胤禛应嗻,退后一步说:“敢不尊圣谕。只是额娘跟前久未承孝,儿臣今日该当问候报平安去的。”
      “那是该当。去吧!”
      胤禛一直退到门口,才转身离去,虽然方才交谈得很顺利,脚跨出门口时,才觉得松了一口气,也不知是东耳殿地龙火生得太旺,还是自己精神紧张,似乎出了不少汗,衬里的绸衣都黏在了身上。
      从乾清宫到德妃住的翊坤宫,得沿着月华门走,此时天色全黑了,整个紫禁城显得分外的灯火灿烂。
      李德全只送到东次间门口,换了个小太监持着灯笼陪胤禛走。北京冬天的夜,若是没有雪,一般也会刮西北来的冷风,今晚倒是不错,无雪无风,伴随着提灯人的脚步,橘黄色的灯笼在前面稳稳地引路,他抬头,见乾清宫金瓦弯檐上,月隐隐地现出来。
      “姑娘,我们往回走吧!”前面传来女子说话的声音。
      大概遇上了宫女,毕竟要回避,他低下头,心想,姑娘,这种称号,倒是没听过。可能听错了,莫不是姑姑?
      “为什么?”是另外一个女子的声音,胤禛听着,心别地一跳。
      “前面有名男子,貌似是位大人,遇见恐不好。”只听先前那女子压低了声音,又说:“谁成想,这个点儿了,都下钥了,还有大人在这儿行走。”
      那姑娘也放低了声音,但听得出语气中有些无谓无奈的意思:“不好吗?那我们低头就是了。都走了一半了。哎!都是些什么破规矩啊!”
      这样的声音,口音和腔调,除了她,还有谁?胤禛立时抬起头,往月华门下的长廊看去。
      只见明灯高照的廊下,不远处,一高一矮亭亭玉立两名女郎,矮的那位穿着蓝色宫女服装,手上持一盏水晶宫灯,高的那位,穿粉色彩菊翻毛皮氅衣,梳斜云发髻,端的唇红齿白,清丽无双。
      “洛英!”
      “四爷!”
      两人同时喊出来,一个人脸霎时白了,另一个人惶惑间低下了头。
      他心一下子悬起,茫茫没有着落,顾不得宫规,推开跟前碍事的小太监,大步走到她跟前,那使女勇敢地挡在洛英前面,被他一把拉走,他眼睛直直地盯着她,这时间大概明白了,但不死心,沙着嗓子问出愚蠢的问题:“你怎么在这儿?你不该在畅春园吗?”
      “我…我…”她支吾着,难堪着,心里发虚,不知道为什么,觉得欠了他什么似的:“我…被调配到这儿来了。”
      调配?他有一瞬间的侥幸。然而,她身上的衣服哪里像宫女的装束?他极速思索,时间轴步步后退:他在恬池问起皇帝,她那样的神情;传说皇帝在畅春园养了一位宫女;木兰围场时皇帝为了宠幸那名宫女,推迟了土谢图格格的婚礼;怪不得,那天她求他带她走,原来,那是最后的机会了。
      阿玛,最让他崇敬的神,占有了她,这世上他唯一放在心头的女子。
      多么欢呼雀跃充满希望的一颗心,瞬间掉下来,落到深不见底冰冷穷岌的角落,他又急又气,抓住她的肩,长长的眼睛似乎喷出火来:“你…你…!”
      如蝉慌地团团转,小太监更不敢阻拦他,洛英愕然,试图拉开他,说:“你怎么了?放开手。你弄疼我了!”
      此时,胤禛身后响起了温顺平和的声音:“四爷。”
      是李德全,胤禛颓然松手。
      “万岁爷吩咐,让奴才亲自送四爷去见德妃娘娘。奴才方才偷懒疏忽,请四爷恕罪。”李德全说着,使了个眼色给如蝉,如蝉赶紧拉开洛英往前走去。
      “四爷,奴才给爷带路。天黑,路不好走,爷小心脚下。”那圆胖子提过小太监的灯笼说。
      主婢二人心神未定地来到乾清宫西耳殿的凤起门口,门关着,如蝉刚敲门,门开了,顾顺函从门后走出来,给洛英打了个千,说:“万岁爷吩咐,今晚还得找人议事,一时停不下来。姑娘不用陪了,早些回养心殿歇息去吧。”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第二十一章 梦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