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莫扎特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虑之后,他就轻步走到了书桌前,开始谱写乐谱了。
当然,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然而,对于严谨的莫扎特而言,他在谱曲的时候,往往会抬起头思虑一下,然后,用笔尖在乐谱上用很慢的速度,写下一个音符。于是,人们会感觉奇怪,为什么莫扎特的曲风多数是快节奏的,却在谱写曲子时会之慢呢?
因为,他很喜欢画音符的符头,且喜欢将符头画的完美一些,这样就会拖慢谱曲的速度,但是,莫扎特并不在乎这些,因为,他觉得这样做是正确的。但是,有时候,他会写的快一些,因为,这是必要的状态,需要用去体会的!
而当朴文杰走到了书桌前,此时,他离钢琴已经很远了。虽然,只是这一点距离,但是,离开了一点点,就是离开了很远。这就说明,如果是挚爱的钢琴,真的是不忍分离。
那么,当朴文杰开始谱曲时,他又会以怎样的状态谱曲呢?
朴文杰的谱曲方式是阶段的感觉,就是在曲风统一的情况下,完善作曲的风格,且让整个乐调形成统一的整体。至于,笔尖的那一个瞬间,完全是音符和曲调的统一……
然而,音乐家在创作乐曲中,也会对自己谱写的曲目做一些应有的评价。而这体现在细节上,亦或是某些简短的自述。
“这样谱写曲目,似乎让我的心境得以开阔了。这又是为什么呢?”此时,在书桌前的莫扎特这样自述道。
其实,对于音乐家而言,也有独立的空间和独处的时间。于是,音乐不由自主地自言自语,这也是调节当下的心态,以及更好地投入创作中去的正确方法。因为,你不能和别人述说所有,阐述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那就和自己对话吧。至少,你可以理解自己,而不让别人误解自己。
“这样谱曲的话,似乎是对的。如果是这样,似乎有些问题了……”当朴文杰在谱曲时这样思虑道。
应该说音乐的创作,它包含了很多环境的因素,有外在的,有内在的。其实,独处对于音乐人而言,也是很好地调节自身状态的方式。因为,独立的空间,相对而言是可以体现音乐对于人所产生的共鸣的。
于是,我们发现了一个相似的点,无论是远在十八世纪的音乐家莫扎特,亦或是当下的朴文杰,亦或是身处于这个世界的音乐家们。他们的创作方式和体会音乐的感觉,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不同。那么,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效用嗯?因为,对于音乐家而言,爱你所爱的,才能你拥有你所拥有的。
朴文杰可以演奏莫扎特的曲目,让自己的心和莫扎特的旋律融为一体。但是,莫扎特却无法和朴文杰的乐曲产生共鸣。但是,有一点可以弥补的,那就是:“如果可能的话,我会尽己所能,将我当下谱写的乐谱,创作得完美一些,得以让后世的人,真正体会到我当下的感受,而不至于让我的音乐在未来而有所不同,而让真正爱音乐的人,感到有些失落、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就会觉得很幸福了……”
第五十三章 音乐家的个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