澈大眼时睁时闭,玩得不亦乐乎。少年突然眉头一皱,迅速放下手中树叶,整个人不自觉往后一缩,身前站着个英俊公子。只见那人蹲下身子,笑容温柔,然后将半个西瓜递了过来,笑道:“拿着。”
来人正是顾长风。
少年一脸茫然,转头看了看老人,只见老人捋了捋银白胡须,笑而不语,少年抬头怯生生道:“无,无功不”
话还未说完,顾长风哈哈一笑,道:“拿着,什么都可以学,千万别学老夫子那股迂腐劲儿。”
“真不要?不要我可拿走了?”顾长风作势要起身离开。
“谢谢公子。”少年快速接过,准确来说应该是抢过顾长风手中的瓜,笑得合不拢嘴。
老人没有责备之意,心下欣慰,孩子心性淳朴,最是分得清善恶,也没有那股子钻牛角尖的死脑筋,孺子可教。
老人微笑望向顾长风,抱拳一揖,“谢过公子。”
顾长风也没过多客套,笑着坐下,开口便道破天机,“夫子满腹经世治国之学,却甘愿埋没市井做教书先生,都说大隐隐于朝,可你老人家偏偏大隐隐于市,梁国皇帝四处找你,可惜始终没有一点音讯,如今北上,就不怕途中被人绑了吗?”
老人对顾长风的话充耳不闻,接过少年递过来的西瓜,低头轻轻咬了一口,称赞道:“好甜的瓜。”
顾长风也不着急,安静坐在一旁。
慢吞吞啃完西瓜,老头抹了抹嘴,平静道:“老朽只是一介书生,一只脚都已经踏进棺材了,只不过是肚子里多了点墨水,这才让陛下一直惦记着。”老人转头看了看一脸憨笑的少年,笑容慈蔼。
顾长风微微一笑,对老人的话不以为然,要知道身边的老人曾经帮助本朝先帝大定天下以后就突然失踪,有传言说老人的失踪是狡兔死走狗烹,可谁又知道先帝曾暗中先后派出十三批人马四处寻找老人,可始终没有一丁点蛛丝马迹,临终前甚至依然念念不忘,“长善何故舍我而去。”
长善,天下第一谋士李长善。
顾长风伸手揉了揉小家伙脑袋,正声道:“如今北边兵祸渐起,鲜卑一脉虎视眈眈,一心想要南下,你现在去边境,未免不是时候。”
李长善盘腿而坐,双手放在膝上,平静道:“先帝大定天下之后,百姓安居乐业,我只是不想看到大梁的基业毁于一旦。”
“你就对当今天子和满朝文武这么没有信心?”
李长善伸手抚须,面容依旧古井不波,却语如惊雷,“当今天子的确有几分雄才大略,文臣武将虽然都是经历过大战的老人,但世道不同了,安定之下的其乐融融,看似一片和谐,却也是最容易滋生跗骨之蛆的温床,更何况已经有一些大奸似忠的蛀虫了,如果天下真的再次陷入纷争,恐怕王朝下的这支兵马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强大。”
顾长风压下心中的惊骇,也不去理会这大不敬的言语,更何况自己只是一个荆国遗臣,算不得‘本朝人,顾长风试探性问道:“你要去见燕王李义隆?”
老者抚须一笑,“恐怕如今也就只有他镇得住朝中那些魑魅魍魉了,只不过,唉”
燕王!阎王!
顾长风接过老人话头,“只不过当年在梁人夺取天下已经板上钉钉的情况下,对于攻破大荆都城之后,李义隆对屠城一事与皇帝产生分歧,一气之下跑到边境上,发誓此生再不踏入朝安城半步。”
老人震惊不已,虽然李义隆离开朝安城天下皆知,但个中缘由却很少有人知道,此人为何如此清楚。
顾长风淡淡道:“其实这么看来,李义隆阎王的名头有些名不副实嘛。”
老人感慨道:“燕王爷从来不杀手无寸铁之人,不过在战场上,阎王的名号也没冤枉他。”
顾长风默然。
李长善心中存疑,刚想开口询问,却见对方已经起身,只听那人淡淡道:“不用猜了,我不是来捉你的小鬼。”
看着对方离开的背影,老人眼中有一丝恍惚。那年攻打荆国北境屏障涅城,兴致使然,攻城之前非要到两军阵前一睹大军风采,先帝如何都劝说不住,最后各自妥协一步,只能在中军之内远远观看,那时候老人还没有老眼昏花,依稀看见敌方阵中一员猛将如天神下凡,于乱军之中来去自如,奈何一人之勇终究抵挡不了本朝大军的滚滚碾压之势,最后兵败城破,老人喃喃道:“真是太像了。”
顾长风回到树荫下,两人早已把剩下的一半西瓜消灭干净,不用问都知道多半是紫衣的功劳,看到顾长风坐在树根上也不说话,紫衣好奇问道:“那老头是谁啊?”
“一个过路的。”
似乎对顾长风的回答有些不满,紫衣白眼道:“不认识还聊半天,毛病。”
顾长风无动于衷,怔怔出神。
“走了。”后背突然又被莫名其妙踹了一脚,顾长风侧身怒视,却看到两个小祖宗已经迈着轻盈步子上了马车。
顾长风回头看了一眼树荫下的老少二人,随即向马车走去。
当年将星闪耀,荆国有五虎将。
第十二章 人间有阎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