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编禁军[2/2页]

混在三国当军师 贪财好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时,年轻气盛的他自然倾向于简单直接地杀了对方了事。但当武力不如对方时,他也开始跟王允一样,倾向于阴谋解决了。
      他心想:你说除之就除之啊?兵呢?就凭你那一千余新卒?
      不过他不直接说自己弱,不敢打,所以找了个借口道:“鲍都尉之言,我又何尝不知!只是十常侍之乱刚刚平息,朝廷新定,此时不宜轻举妄动!”
      鲍信心说你这说得什么话,那董卓都胡闹成这样了,你说什么不宜轻举妄动!
      于是又问王允道:“那尚书令大人,你的意思呢?”
      董卓进京后为了拉拢王允,于是奏请升王允任尚书令。当然,王允表面答应,实际却不会领他情。
      王允走了几步,他也想不出办法,只得道:“此事,且容再议。”
      鲍信气得立刻站起身来,生气地说道:“既然如此,我引本部兵马离京暂回,何时讨伐董卓再来效力!”
      一拱手,走了。
      再说赵二那边,他本来想去找曹操,让他看住自己手里兵权,别被董卓给夺了去。然而还是晚了一步,等他再见到曹操时
      (本章未完,请翻页),曹操告诉他说,自己的部队被董卓强行缴了械,看押起来。
      据说董卓的部队是在夜间潜入的营地,趁着八校尉的部队防范疏松,正在睡眠之时,强行突入。而那些部队的主官又不在,没人能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就这样被董卓的人得了手。
      曹操平时都是住在自己府上,并没有住在军营。毕竟在府上住着多舒服,而且会见客人也方便,他在京师里地位不低,每天迎来送往的,很忙碌,不太可能会去住军营里。不然以曹操的能力和对军队的重视,也不至于如此被轻易地收编了手下部队。
      赵二心说这李儒果然了得,凭着三千军马,利用同是何进旧部的董旻收编何进、何苗手下,招降了张辽,又把握时机突袭八校尉营地,轻易掌控住整个京师的军队,弄得朝廷诸公都对他毫无办法。这手段,这风格……
      行动迅速,不拖泥带水,有魄力,下手狠!
      反正自己比不了!
      自己也就是下手得早,才掌握住了京师的水军,陆军连点汤水都没喝到!
      自己还要跟对方对抗下去么?
      董卓宫内。
      董卓的几个手下相继过来汇报,说整个京师的部队都已经被控制,只有北部黄河岸上的水军除外。
      董卓哈哈大笑,不在乎道:“区区水师而已,又上不了岸,不必在意!现如今京师已在我手,何愁大业不成?哈哈哈哈哈哈……”
      于是问李儒曰:“吾现欲废帝立陈留王,何如?”
      李儒捋了捋胡子,笑曰:“今朝廷无主,不就此时行事,迟则有变矣。来日于温明园中,召集百官,谕以废立。有不从者斩之,则威权之行,正在今日。”
      他是冯翎人,想法同董卓一样,区区水师,确实不必在意。水上运粮虽然便利,但陆上又不是不能运。而陆上的战争一旦宣告完毕,水师又能掀起什么风浪了?
      这也是北方人的一贯思维,水军就是用来搞运输的,水战胜利了也不过是运送方便,增加优势,却无法决定结果。毕竟战争的胜负是靠占领城池决定的,你城都没了,还打什么?
      所以既然收编了陆军,雒阳城已经在控制之下,就没什么需要担忧的了。现在要做的就是趁着对方尚处于惊慌之中,立刻施以雷霆手段,用武力逼着他们同意废立,一旦废立成功,威信即立,到时候朝廷诸公对自己的命令便再也不会阻拦。
      到那时,确实就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
      所以,时间很重要,就是要快!
      董卓点头同意道:“贤婿所言有理,来人,立刻去发请帖!”
      (本章完)

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编禁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