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心中的惊慌忐忑,强笑道:“殿下。”
三皇子也不多说,简洁的说明了来意:“烦请并州刺史召集并州境内的文武官员,本王有事相商。
“相商的是什么事?”并州刺史心中惊恐,“现在这个局面,除了起兵造反,还有什么事是要相商的?”但并州大小官员或多或少曾经接受过晋阳王的恩惠,更有一些官员本来便是晋阳一系的人。所以纵使并州刺史心中略有些不愿,但也只得吩咐下去,召集众人,见到并州刺史如此识相,三皇子也不由的略微松了一口气。有些手段还是能不用最好。
============================================================================================================================================
司马玄最终还是上书推辞了荆州刺史这一职位,但上书是一回事,如今坐在龙椅上的那位怎么想,又是另一回事了。九江郡的战事仍在继续着,通过数月的浴血奋战,玄甲军终于将天道教余部困在了寿春一城。而也是在这时,陈恺又得知了一个更令人吃惊的消息,三皇子,或者说是晋阳王,在并州反了!
更令大楚上下舆论哗然的不是晋阳王的谋反,而是晋阳王公布的当今楚皇的十大罪状。
骄奢淫逸、残害手足、秽乱宫廷等罪状暂且不提,其中最劲爆的莫过于弑君杀父这一条。且不论此事是真是假,相信后世的稗官野史只怕也会津津乐道的为此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更何况给三皇子写檄文的倒也是个人物,一手檄文写得慷慨激昂,看上去很有几分说服力。各方势力对此反应皆有不同。且不说新皇看到这篇檄文后是如何的大发雷霆之怒,连寝宫的瓷器也几乎全换了一批。此时看到檄文的司马玄却是在自己的营帐里放声大笑,还破格的邀请陈恺喝了两杯。司马玄向来疏狂豪爽,热衷饮酒,但一般也不会在军中饮酒,以免误事,如今看到眼前这个檄文,竟是邀人喝起酒来,足见其心中是如何高兴了。当然,这份高兴是瞒着大将军苏厉的。对外,司马玄还是做出了标准的担忧面孔,司马玄为何会如此高兴,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作为一个见识过乱世的人而言,司马玄心中那分对大楚的忠诚已经被消磨的差不多了。现在的司马玄更多考虑的是目前玄甲军的,或者说是大将军苏厉的利益,三皇子发出这道檄文,可见是已经做好了动兵的准备,新皇的即位资格也因此受到质疑,如此一来,玄甲军就能处于一个相对超然的战略地位上。届时时机一到,进一步,可渔翁得利,入主中原,退一步,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兔死狗烹的危机局面。至少,司马玄也就不用担心新皇一道圣旨一下,苏厉便卸了兵权任人发落了。从中可见司马玄的一片苦心。
有人欢喜有人忧,虽然新皇下令静止宫中人员谈论此事,但消息毕竟是挡不住的,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但很多人似乎都没有想到,像防川一样防民之口,而民之口,也如同那河流,防着防着早晚是要决堤的。君不见,黄河历来决了多少次口?这些消息连普通宫人尚且防不住,更何况是如今拥有了暗卫势力的临川公主?
第六十九章 并州起兵,檄文之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