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铭的木鼎只是用他自己的灵力构架,并不是实物,而五蕴丹鼎术则更偏重于理论构想而多于功法实践,这书或许是魏家老祖灵光乍现,偶然创作之物,思想或许是好的,但限于功力和见识的限制,他能创造出来的功夫离完善还有十万八千里,其中的破绽更多,叶铭如果只是想靠着这部功法,那以后的成就顶多达到魏家老祖的水平。
对于这部别出心裁的功法,叶铭还是相当喜欢的,不说别的,就说那直接可以吞噬药材的灵气,这点就不是一般功法所能比拟的,而恰巧药材这项又由于他有农场空间,成了他绝对的强项。
鉴于现在并没有其他功法可用,叶铭也只有在不断的改版中前行摸索,而这改版的思想来源当然是各种见识。
因此眼前这青色珠子就给了叶铭很大启发。
青色珠子吞噬叶铭灵力,木鼎吸收珠子灵气,如此一来一往,虽然木鼎还是慢了些,但有了药材的补充,倒也还能持平,这就给了叶铭钻研的机会。
那珠子上吞噬灵力的法子,叶铭一时半会儿肯定是钻研不出来的,这主要是他的积累太少太少,对于灵力的运用仅限于在经脉内流转,配合肢体产生杀招,各种法术的应用除了五行法术,探灵术和摄灵术之外,一无所知。
没有丰厚的积累,想要完成创新,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既然参悟不了,那他就换种法子,直接把那珠子拿来用,练成实体丹鼎,不过练成之后还能不能摄入丹田就是了。
手里捏着法诀,叶铭将凝聚木鼎的法术一点点打入青珠,最开始的时候,随着叶铭灵力的注入,这青珠还更加变本加厉的吞噬着灵力,但到了后来,似乎是吃饱了,吃撑了,这东西吞噬的速度竟然降了下来。
这时,叶铭的灵力终于在那青珠内站稳了脚跟,他发觉青珠仿佛就是一个丹田,里面充斥着浑厚的木性灵力,而这些木性灵力似乎是在什么东西的调和之下,有规律的运转着,那产生的吞噬之力,叶铭现在也找不到源头。
不过既然里面有了灵气,叶铭就是用五蕴丹鼎术构架木鼎的方式,在里面开始铸成木鼎。
一道道法诀打出,周围那浑厚的木性灵力纷纷被他炼化成自己的灵力,化作各种符文融入周围的空间,随着法诀的不断施展,叶铭感觉自己和那青珠的契合力越来越亲密,不再需要他本身木鼎的吸收能力,叶铭现在已经能和那青珠进行灵力的交换,换言之,就是叶铭差不多已经将这青珠给炼化了。
但这也只是初步炼化而已,他仅仅是将青珠内的灵气炼化成自己的灵力,转而将自己的灵力灌注到青珠之内,而青珠的本质他还没掌握,各种应用,至少是那吞噬之力,还是他现在参悟不了的。
炼化了这青珠之后,叶铭施展起五蕴丹鼎术就更加便捷,那青珠在叶铭法诀的不断轰击之下,形状缓缓发生变化,最后形成了一个晶莹剔透的木质小鼎漂浮在他面前。
此时叶铭身前有了两只木鼎,同样的浑厚古朴,但新铸成的木鼎却多了份灵动,多了份生机。
 
第四十六章 火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