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岁末年首想少年[1/2页]

萧楼散文全集 徐日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岁末年首想少年
      文
      萧楼
      今年上海元旦的天气奇冷,休息三天,第一天在家里,什么也不做,看电视,上网。第二天,去父母家,看望年事已高的可怜父母。第三天,在家里,什么也不做,看电视,上网。前些时日,有网友评论我的文章,说让我不要生气,直说了,是流水帐的东西,没有修辞,没有文章的布局。说的很是。上面的记叙,就是典型的流水帐。我的生活也是流水帐。只是第一天的旁晚,在家门口的饭店吃了一顿不愿意吃的饭,是一位旧人的邀请,实质没有心情,难却。这算不算是写作的插叙。
      三天里,看了两台好的电视。一台是中央一台的“我们的2007”,记实的,报告文学式的,十分的精彩感人。是2007的值得关注的人物事件,有一段写云南山区的一个教师为孩子们在网络上募捐鞋子,这位教师文字很好,事情很感人,不接受钱款,更是打动人。是2007年的最后一天播出的。2008年第一天,上海电视台做了一个文化人文频道,打开看时,是一个戏剧式的,我不知是话剧、京剧、越剧,还是什么,搞不清楚。舞台很大,背景很简单,人物的穿着却很华丽,讲究。话剧演员吕凉和电视台的女主持陈蓉参加了演出,一会儿唱京剧,一会儿唱越剧。但这场戏十分的精彩!真的十分的精彩!打破了许多规矩,打破了许多说故事的框架。有一个里面的人物在旁白议论,说贾琏的二奶,在几百年后的今天,如何如何,有些幽默,更有许多的调侃。我打开电视的时候,已经开场了,不能知道题目、戏种以及更多,直观上觉得很好,有一场宝玉挨打的戏,处理得也很好,我看出了眼泪。我曾在上海的上写过一篇短文,叫,文章说到我每次读的时候,每次读到“宝玉挨打”这个章节,总是被书中的人伦情感感动得流泪。
      现在,电视节目多了,但好的不多。一个节日,有两台好戏,已让人幸福了。电视之外,躺在床上,躲避寒冷。突然想起少年时候报名读书的那一刻,画面很清晰,就在眼前。
      现在头脑里,只有一个场景,是报名上小学时候的,在公房的二弄,学校老师是上门来报名的,只有这样的一个场景了。
      

岁末年首想少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