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布吕肯发动进攻开始,到1870年9月2日拿破仑三世在色当向普鲁士投降时,法军的挫败已成定局。1871年1月5日,巴黎的法军被围,几次突围无效,便于28日向普军请求停战,于5月10日签订《法兰克福和约》,法国赔款50亿法郎,将阿尔萨斯全部了与洛林大部工业地区割让给普鲁士,1873年再交15亿法郎,战场所有枪炮等军用物资尽归普军所有。
在1870年的9月4日,法兰西经一个平和的革命,刚必大在立法院宣告废黜路易拿破仑及其一家的皇位,而法兰西宣布共和政治。后来虽“国防政府”犹继续在各省从事一种壮烈的战斗,坚守巴黎,然大势已不可挽回。1871年1月,战争最后的日子到来。1月28日,“国防政府“与普军间之休战条约成立。2月26日法兰西共和政府之首领铁耳与俾斯麦在乌塞订成预备和约。在预备和约之谈判中,俾斯麦挟战胜之威,持强硬态度,其所提出之苛刻条件,绝少谈判之余地,但铁耳竭尽心力,得使他承认减少赔款及为法兰西保存倍耳佛特城。
法德之最后正式的和约,于1871年5月10日订立于佛兰克弗特。此和约承认乌塞预备和约之条件,而补充其执行上必要的规定,并其他项关于两国恢复平和关系之要项。依此和约,法兰西割让阿耳沙斯罗连两州于德国,且认赔款5000兆法郎。
色丹战役之后,南部德意志国家已与普鲁士开始谈判,准备加入北德意志同盟。巴颠首先向俾斯麦提议,而瓦填堡及巴伐利亚随之。至11月25日,俾斯麦与南部四国之谈判已告完成。依其所协定,巴伐利亚当在联邦参议院有6个投票权,瓦颠堡4权,巴颠及赫塞达姆斯打特各3权。巴伐利亚所得之权利虽未能完全如它所愿,然较之他邦保有较大的独立地位,而获得参议院之外交委员会长。此四国依1867年采定的人口比例,得派代表85人于国会。于是北德意志同盟之22邦,今乃增加两王国,一大公国(其他一邦,即赫塞达姆斯打特,以其缅因以北的领土之关系,原已为同盟之一员),共成25邦。《佛兰克弗特条约》又为德意志增加一个新分子,即阿耳沙斯罗连;此地虽享用联邦宪法而派代表于国会,然迄于1911年,在参议院无代表,而以帝国领土之资格受统治于一总督。
11月25日,北德意志同盟与巴伐利亚联合条约成立,南北两德意志联合完成,德意志国民最后政治的统一于以告成;自此日以后北德意志同盟改用德意志帝国名号,而在12月18日请普谦进受帝号。南部诸邦议会,除巴伐利亚以外,即时赞同。巴伐利亚独迟久不决,延至1月21日始以很小的多数承认。1871年1月1日德意志新宪法实施,而在其尚未得巴伐利亚承认以前,在1月18日,德意志帝国乃于法国之乌塞宫正式宣告成立,普王威廉进登德意志皇帝之尊位。3月21日,德意志帝国之第一次国会在柏林开会。
北德意志同盟变成德意志帝国,其宪法并未修改,不过扩张之而已。同盟之名虽易为帝国,德意志仍是一个联邦。1867年创立之制度,如联邦参议院及国会,皆保存未改动,不过人数增加而已。选举权制度亦未因此改变。帝国之首领仍保存其专制的权力。他依其17投票权,在联邦参议院占优势,而帝国宰相受他的指挥。全德意志之军备均受他的支配。此新造之德意志帝国,于普鲁士之主持下,在欧洲大陆形成一个大势力,不仅侵逼法兰西,并且根本的破坏欧洲均势。
第四十四章 普法战争(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