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五章 偷袭基隆[2/2页]

同治帝国之一朝奋起 狂人接舆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刘铭传本已紧皱的眉头略微有些舒展了,刘铭传想想也是,日本人惯常玩阴的,不过手段未免太下作了,不过眼下最重要的并不是追究责任,而是如何应对,据可靠情报,日军此次出动兵员4000余人,人数虽不是很多,但也颇具威胁,清朝在台湾原有驻屯官兵3000余人,加上后来从内地抽调来的淮军官兵,当然也有同治皇帝特意从京师驻防的八旗兵抽调出来的3000官兵也一并派给了刘铭传,刘铭传看着眼前的地图,从当前位置看,距离日军登陆地点最近的一支部队就是那些老爷兵(对八旗兵的蔑称),这些八旗兵是御敌无用扰民有术,刘铭传是绝对不会对他们抱有任何希望的。
      “传本抚命令,命驻守台北的三镇官兵赶往基隆持续援阴滞日军,命驻台南新竹的四镇兵丁赶赴台北驻防,接着他顿了一下,命八旗兵原地待命。”
      基隆城内的百姓已乱作一团,有的人已经开始逃往城外向台北方向避难,市面上已经有人开始哄抬物价,抢粮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基隆的县令也是一筹莫展,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援军,如果日军攻进城里他就准备以死殉国,清代法律规定,司牧一方的官员如果所辖之地被攻破逃亡要满门抄斩,如果以身殉国则可以不涉及家人死罪,现在他的袖中就藏有一根上吊的绳子,随时准备殉国,他的师爷看出了县官的心思便向县令出了个主意,“老爷,在基隆城内不是还有一支部队驻守基隆吗,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我当然知道,但是八旗兵谁能调的动,除非有巡抚大人的命令”
      两人正说着,外面传话的进来了,启禀大人,抚台大人手令,县官马上接过手令,展开一看心都凉了,刘铭传指示固守待援,城内八旗兵不可随意出击调动。
      县官把手令放在公案上,手击案台大哭道:“叫我如何固守,四百兵丁已全部阵亡,眼下本官只有衙役不到30人,如何与4000日军相抗,”说完就痛哭不已,师爷在旁边连忙劝慰道:“大人,抚台大人虽说不准调动八旗兵,但是如果八旗兵擅自行动就不关大人的事了”
      “此话怎讲”县官看见似有转机后便急切的质问。
      “大人,我们可以如此如此……”
      日军的军事行动出奇的顺利,在消灭了岸上的清军兵勇和自己伤亡200余人后,日军很快就占据了基隆城的外围,西乡从道看见地面上横七竖八战死的清军尸体,他脱下了军帽向其致敬,因为他是很佩服这些不怕死的敌人的,西乡从道并没有立即进兵,因为他也怕清国军队有什么埋伏,在派出小股部队侦察后发现清国军队并未在城外与城内的通路上设下伏兵,西乡从道此时才下达进兵命令,欲占领基隆,夺取这里的煤矿,虽然他知道城内驻守一支八旗军队,但是他却并不放在眼里,用中国淮军将领张树声的话说:官军(八旗兵)纵使千人成伍,然十贼可破。对这种战斗力的部队,西乡从道还是不屑一顾的。
      此时在基隆城南的一处营房内驻扎着初到台湾不久的八旗兵,这支部队的指挥官便是刚从德国归来不久的鄂托,他对自己以及手下的兵丁是很有信心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刘铭传却并不让自己出战而是固守待援,基隆城并没有很高的城墙也没有现在的防御工事可用,这种城是根本守不住的。
      “鄂大人,本城的师爷想见您”
      鄂托说了声:“请”暗道,我倒要看看他要跟我说些什么!
      s:要疯了,公司天天考试,时间长了不疯了才怪,希望月底的定岗考试能过吧真主保佑,基督保佑,如来佛,太上老君都保佑吧!

第六十五章 偷袭基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