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九十五章 尝胆不卧薪 (二合一章)[2/2页]

我为国家修文物 十三闲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
      他正准备点头答应,不料一侧的伍子胥猛然起身,冷冷地瞪了诸稽郢一眼,然后才对夫差施了一礼,大声道:“大王,万万不可!勾践如此隐忍,日后必为心腹大患,必杀之而后快!”
      诸稽郢一听,身上冷汗直冒。
      果然不出文种和范蠡之所料啊,自家大王的计谋,被这伍子胥一眼就给看穿了,这可如何是好?
      就在他心慌意乱之时,早已被勾践重金收买了的太宰伯?涸蚧夯赫酒鹕砝矗?苑虿钍├竦溃
      “相国危言耸听矣,小小越国又岂能奈我何?且受之以降,吴可尽得越之财,若兴之以兵,越必以死相拼,得不偿失耳。”
      夫差听了两人的话后,略一权衡,最终还是接受了越国的投降。
      这里面不仅仅有伯?航?缘脑?颍?褂形樽玉闶撬?竿蹉劂痰木沙嫉脑?颍?虿畋纠淳筒幌不端??幢闼?档糜械览恚?虿罨故敲挥胁赡伞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夫差觉得,我能打败越国一次,就能打败他第二次,还真怕他会造反吗?
      公元前493年,越王勾践夫妇带着范蠡来到了吴国,做夫差的仆人。
      勾践不仅要给夫差的父王阖闾看守坟墓,还要给夫差喂马。
      每次夫差外出游猎时,勾践还要跪伏在马下,让夫差踩着他的背上马,和夫差一起外出游猎的大臣们看到这一幕,每次都是哈哈大笑:
      “喏!此乃越王勾践!”
      尽管受人嘲笑,被人侮辱,但勾践并没有生气,反而脸上依旧是一副讨好的神色。
      时间一晃,两年多过去了。
      这一年,夫差生病了。
      勾践进宫问安的时候,正好看到宫人抬着吴王夫差用的便桶出来,勾践便跪了下来,恭恭敬敬地用手沾一点粪便放在嘴里,尝了尝后,说道:“大王之疾,己已日见好,王申月即愈。”
      夫差听说之后,便亲自召来勾践询问,“何以尝粪问疾?”
      勾践恭恭敬敬地跪在床前,说道:“仆自幼喜读药书,医道略通一二。凡人之粪,须顺五谷之味,违逆时气则殁,顺时气则活。”
      然后又说道,我刚才尝了尝大王的粪便,它的味道苦中带酸,正好应了春夏之气,所以我想,大王在己已日病情就可以见好,到壬申月就全好了。”
      夫差听了非常感动,许诺道:“果如汝所言,寡人疾愈之日,即令汝归。”
      到了壬申月,夫差的病果然如勾践所说的那样好了起来,他也不食言,将勾践夫妇和范蠡全都放归故里。
      不料,此举又遭到了伍子胥的强烈反对,他说道:“勾践隐忍至极,令其归越如放虎归山。”
      “相国欲令寡人成无信之君乎?”
      夫差一拍大案,气呼呼地拂袖而去。
      勾践夫妇和范蠡得到夫差的归国允诺后,生怕夫差反悔,连夜就收拾好了行装,骑着马直奔越国而去。
      回到越国之后,勾践时刻不忘当初在吴国时所受的屈辱,便在床前悬挂了一只苦胆,坐卧之时都看得到,吃饭时就张口舔一舔,提醒自己:不能忘了在吴国的苦难和耻辱经历!
      勾践平日里身着粗布,顿顿粝食,跟百姓一起耕田播种。他的夫人则带领妇女养蚕织布,发展生产。
      勾践夫妻与百姓同甘共苦,激励了全国上下齐心努力,奋发图强,早日灭吴雪耻。
      与此同时,勾践还将越国美女西施进献给夫差,以美色消磨夫差的精力,使其不问政事。此外,又重金贿赂吴国太宰伯?海?闷渖⒉嘉樽玉隳狈吹囊パ浴
      公元前484年,夫差听信太宰伯?翰餮裕?莆樽玉阋跄币型衅牍?次猓?扇怂鸵话驯?8?樽玉悖?钇渥陨薄
      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
      前482年,吴王夫差为参加黄池之会,尽率精锐而出,仅使太子和老弱守国。越王勾践遂乘虚而入,大败吴师。夫差仓卒与晋国定盟而返,连战不利,不得已而与越议和。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又率军攻打吴国,并将吴王夫差包围于姑苏台。
      夫差像之前被围会稽山的勾践一样,派人请降,然而勾践自己已经尝过了这种滋味,又怎么可能会同意呢?当场就拒绝了。
      夫差绝望之下,饮剑自尽。
      勾践灭吴称霸,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吴国被灭之后,范蠡隐退,并给文种写了信,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文种不信,认为自己劳苦功高,越王不至于这么对待自己这个功臣,但他却告了病假没有去上朝。
      于是,有人就在进谗言说文种要造反作乱。
      勾践听信谗言,赐给文种一把名为属缕的剑,说道:“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
      于是,文种自刎而死。
      范蠡隐退之后,化名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
      到最后,范蠡又迁徙到了陶丘,在这个居于“天下之中”的宋国最佳经商之地,操计然之术以治产,没出几年,经商积资又成巨富,自号“陶朱公”。
      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范蠡的塑像,尊之为财神。
      ……
      看到这里,向南缓缓地收回了“时光回溯”之眼,即为伍子胥和文种的遭遇感到惋惜,又为范蠡最后的急流勇退而赞赏。
      至于越王勾践,“尝胆”是“尝胆”了,“卧薪”却是没见着,他隐忍多年,最终灭吴,也的确是励志的典范,但鸟尽弓藏的做法,却是值得商榷了。
      当然了,往事已矣,历史终究是人类的一面镜子,可以看清自我,也可以看清他人。
      想到这里,向南深吸了一口气,将这些沉重的话题抛在一边,又继续开始在博物馆里逛了起来,他还记得,荆楚博物馆里的四大镇馆之宝中,还有一件古陶瓷的,叫作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有这机会,当然要好好看一看。

第四百九十五章 尝胆不卧薪 (二合一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