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演也没等霍娥问既然违和为什么还要加进去,就自己噼里啪啦一股脑讲了出来。
这个剧本其实是郑导妻子的作品,郑导的妻子原本是一位有名的作家,不过后来嫁给了郑导,为了增进夫妻之间的感情和了解,她选择了主动认识和学习剧本的创作。
郑导也看了不少她的作品,身为一名优秀的导演,郑导看了好几部妻子的作品后,发觉这些作品其实很适合改编成影视作品,于是向妻子提出了建议。
就这样,两人互相磨合学习,有了第一步改编作品影视化,渐渐地第二部第三部,更多的优秀作品被拍摄了出来。
郑导的妻子也成了业内数一数二的金牌编剧,同郑导一样,两人的实力在业内都是非常受到尊敬和追捧的。
这部民国电影的剧本就是郑导妻子最新的创作,郑导想将其拍摄成为电影,可惜投资商一个两个全都想要往里面塞人,这是郑导绝对容忍不了的。
郑导商业片拍的就不多,指望着靠电影捞钱的投资商很少会考虑投资郑导的电影,基本都是大公司为了自家艺人能拿奖才会投资郑导的电影。
然而问题也就在这里,郑导不会接受毫无演技形象不符的艺人带资进组,有演技有形象的艺人呢又大多人品老实不太会钻营,公司根本不怎么重视,又怎么会特意为了他们投资电影呢。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没那么多事的,人家倒是不塞人,但是人家是奔着赚钱来的,如今电影电视剧里不谈个恋爱几乎就是与收视率无缘,这是投资商不愿意看见的,人家投了这么多钱可不是为了亏本来的。
没有办法,郑导和妻子商量后,只能稍微调整了一下剧本,往里面加入了一些隐晦的感情描写。
投资商对此仍旧不是很满意,想要更多的爱情部分,但也明白,再加就不对味儿了,于是这个剧本就这么定了下来。
但是该说不说,投资商正准备和郑导签合同的时候,生意出现了问题,只能将手里的资金全部投入进去,缓解资金链短缺的问题。
可是这么一来,电影投资又泡汤了,就是在这个时候,郑导接到了苏小小的电话,救整个剧组于水火之中。
霍娥恍然大悟,难怪呢,她就说为什么导演对她这么和颜悦色,就算她有天赋,可也不是一次都没有NG过的,毕竟她只是有天赋,又不是平白多出了几十年的经验。
原来是这样,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导演和方制片对她这么好了,从进组到现在,对她从来都是很有耐心,恨不能把知识一点点掰碎了教导她。
与其说郑导和方制片是对她好,不如说是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帮不了苏小小什么,就将她教好,也算是能回报苏小小一二了。
不过这就扯远了,话题放回现在,郑导听了霍娥提出来的意见脱口而出让霍娥考虑考虑做编剧的原因很简单。
那就是因为他的妻子和他一样年纪不算小了,他们这半辈子挣到的钱虽然不能让他们过上所谓奢靡的生活,但是下半辈子无忧还是很轻松就能做到的。
第七百七十三章 改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