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并不能注册专利,所以只能是找合作方。
     暂时,不准备直接找商人合作,找他们风险会高一些。
     现成的,各方面实力也都足够的就是水木大学了。
     他直接私信的水木的官微,说是有一项造福学生的专利想要合作一下。
     由于双方刚确定合作,正在蜜月期,所以负责联系的工作人员一点儿都没耽误,简单看过之后,直接就将情况转给了刘校长。
     这个技术很简单,在校园内建设一个小型的基站,然后生产一批接入器,供给本校学生使用。
     这样,晚上就可以在宿舍使用虚拟自习室了。
     乍一听到这样的东西,刘校长都惊呆了。
     但随即第一反应就是不太相信。
     这样的技术,为什么他们不自己做?
     早就该做出来卖钱才是?
     而且专利都不申请的?
     但读书人的含蓄让他没有直接询问原因。不得不说,文化高一些的人,会比较注意人与人的边界。
     他只是拿着这项技术的粗略说明,找到了校内相关方向的博士生导师,请他们看看是否可行,以及有没有问题。
     得到确定的答复后,刘校长直接就同意了下来。
     但也事先讲明了,毕竟是给学生用的东西,会先走流程,让检验机构检测没问题后再进行量产。
     而这种担忧在未来科技那边表示收益分配由刘校长这边定,专利也随意的时候,达到了顶峰。
     刘校长已年届六十了,他不太相信有人会这般无私,将这种明显能赚大钱的东西白白的拿出来,还让自己定收益分配。
     但这些都不耽误他先行将对方随后传输过来的技术资料拿去以学校的名义送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总得等这东西确实能正常使用且无害再说。
     一周的时间在刘校长的忐忑等待中慢慢的过去了,检测机构的反馈终于回来了。
     各项数据都没超标,可以生产。
     现在的情况就是,未来科技只出技术,别的都不管,就连收益都不管。
     刘校长可从没见过这样的。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刘校长叫上了说得上话的几个校董,还搭上了徐益明,一起开始商量这个事儿。
     样本在校内的实验室里已经做出来了,暂时就像个路由器一样,只能覆盖几十米方圆,而脑波接入器是完全按照参数做的。
     几个人挨个儿的试过之后,都觉得这个东西是个能赚钱的。
     这就让大家越发的不理解未来科技这样做的目的了。
     但徐益明和几位校董都认为,这应该是未来科技一种示好的表现。
     毕竟,就算他们技术很强,但在跟水木大学的合作中,大学这方是地位比较高的那一方。
     对方搞得神神秘秘的,连个面儿都不露,但东西都是实实在在的。
     几人统一猜测,应该是一棒怪癖技术宅,就喜欢搞东西,不喜欢搞钱。
     这种有本事的人,有点儿怪癖很正常,大家都很欢迎。
     而且几人一顿合计之后,觉得这事儿亏不了。哪怕光拿到手里的技术,都绝对值得投入资金去生产了。
     就算不能用在虚拟教室上,别的方面也行啊,无非就是真实度差点儿而已。
     不对,是差很多。
     但能用。
     几个人都认为应该直接进行量产了。
     至于收费,面向本校人员卖设备的话,按照成本价就可以。
     如果有朝一日,面向外界,就得加价了。
    喜欢。
  

章125 解决方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