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来的清军的据点。而后其率主力南下准备与江苏来的清军决一死战,其实是因为他决得北方的清军势大南方来的清军势弱所以打算先拿南方的开刀,胜了之后再与北方的清军决战。对于他这个决定不少人都颇有微词,因为北方清军正跟在他们的后方而马才刚只在邹县放了三分之一的兵力约八千人防守,而一旦守不住损失了这些兵力,义军就会丧失了对清军唯一的兵力优势导致被清军消灭,但他们的担心在第三天就消失了因为我军开始进攻青州,北方的兵马被方受畴召回了部分剩下的兵马以不能对义军形成足够的优势了,他们可以放心的对付江苏来的清军了。八月一日马部主力进驻藤县,三日一支义军攻下了徽山县而后他们开始向枣庄前进,这时在枣庄的清军是一团乱麻啊,本来是南北夹击的现在好了北边直接停了只剩他们南路在打,而且他们左右两边全是义军都不知道是先打哪里才好。左边是义军从滋阳撤回来的主力,右边是义军最早起事占据的地盘哪边都不好打。
自从与益都的通信一断绝,方受畴就知大事不妙立即催促援发起进攻,最先发生激战斗地方是益都西北方不远的临淄地区,清军援兵从淄博出发后最先靠近的就是临淄八月二日,我军在临淄西边的乌河对面发现了清军的援兵,乌河并不是一条大河,河面也不宽但我军把这上下二三十里地的所有桥梁全毁了只留下两座在我军控制下的桥梁所以清军想要过河就得先抢到这两座桥才行,这也是清军一靠近我们就发现的原因。守了卫两座桥梁的是两支百人小队,现在一支小队中配三十枝燧发枪两门步兵炮其余全是刀枪,当然这两个守了部队还另外各配了两门6斤炮,现在这个配置已成了我们的标准配制了,随着人数的扩大我们根本生产不了那么多的燧发枪来装备部队,就连那种被我寄与厚望的步兵炮现在也被士兵嫌弃的要死,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太重,虽然有护盾和后膛装弹的优势但六百斤的重量使得推着它前进的炮兵痛苦不以,而其两百米的射程也没让他赢得欢迎因为大多数炮兵在使用他的时候全是在百米左右,两百米的射程等于没有,所以我已让工厂生产新的步兵炮了。
守桥士兵发现清军之后先是堵住大桥然后立马开炮攻击,同时派人回去报信,说实话这个时代的大炮只有在数量足够多的时候才能体现出威力来,数量少的时候根本起不了多少作用,这不区区两门大炮根本不能对清军起到什么作用,清军很快就攻了上来可狭窄的桥面阻止了清军的进攻当然那两门步兵炮在功不可末,眼见步兵进攻不行清军的炮后很快靠了上来要与我们隔河炮战。经过与我们的多次战斗现在清军养成了一个好习惯,不管出动多少兵马都一定要带上火炮。
a
a
第三十五章、青州3[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