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元朝末年,政治黑暗,内部政局动荡,丞相伯颜被废,其侄脱脱上台。黄河水患徭役成灾,虽脱脱上位却也无法力挽狂澜。当时元人重北轻南,蒙汉尊卑成文,民族压迫严重,眼看着一场席卷大元朝的风暴将要来临。
      其时南方有田无耕,有房成空,汉人纷纷向北方涌来以求寻觅一处安乐之所,却不知铁蹄之下焉有完卵!!22ff
      襄阳城作为当时重镇,此时更是人满为患。
      襄阳城作为历史名城,已有两千年的历史,素有‘华夏第一城‘之称,素是各朝各代的兵家必争之地。元人攻克襄阳以后并没有怒火焚城,反而是将战时的残破再次补充,同时派遣重兵驻守襄阳,得以恢复襄阳原貌。
      当时汉人被元人蹂躏在铁蹄之下,渐渐生出反抗情绪,多地都有元人官员被刺杀的消息,所以元人对于汉人的管控也越来越严格,襄阳作为重镇检查自然极为严格,城墙有重兵把守,城门亦有士兵检查盘问。
      此时正值春夏之交,酷热难当。
      只见一个背上背着行囊的老妇正颤颤巍巍胆战心惊的向着城门走了过来,刚到门口立刻就被士兵拦了下来。
      “喂喂,你背上是什么东西,拿下来看看?”
      老妇害怕的将背后的行囊解下来,害怕的道:“都是一些日常衣物,什么都没有!”
      “打开来看看!”还没等老妇打开,这士兵已经一把抢过行囊解开将里面的东西全部抖落了出来,只见里面确实都是一些破旧的衣物别无他物。忽然只听‘叮叮两声,两个铜板出衣物堆里滚落了出来。
      那士兵弯腰将两枚铜板捡起来,用手垫了垫,道:“他么的,这是什么,这也是衣物吗?你说谎的事儿就算了,不过这些没收充公了!”说着便就铜板揣如兜里,对着后面的人喊道:“下一位,下一位。”
      老妇也不敢索要自己的两枚铜钱,看着地上被洒落的衣物便趴下去捡。
      “你他么的快点,挡住后面的人了!”那士兵见老妇趴在地上收拾衣物抬脚便踹了一下,而老妇哪里能挨的了这一脚顿时就向着一边倒去。
      老妇压着腰部又要继续爬过去捡自己的衣物,不过却被一双手给拦住了。
      拦住她的人是一个少年,年约二十左右,头上裹巾,脸上带着风霜过后的刚毅不屈,身上穿着是一身长袍。长袍已经破败不堪,多处盥洗发白显然是穿了好长的时间。少年身上处处透着风尘之色,不过他手中却拿着一把三尺长剑,剑鞘看起来也是残破不已,不过被他紧紧的抓在手里。
      少年对老妇柔和一笑,然后走过去弯腰将地上的衣服统统捡起来,正要还给老妇的时候却被士兵叫住了。
      “你手里拿着的什么?拿过来!”士兵指着少年手里的剑厉声道。
      少年似乎极为看重自己的剑,微微向着后面藏了藏。
      “他么的还想藏起来!”说着士兵推了少年一把,然后直接把剑抢了过来,扫了两眼后问道:“叫什么名字哪里来的?”
      少年眼中的怒色一闪而过,不卑不亢的道:“屈言,京兆府。”京兆府实为长安。
      那士兵从怀中掏出一张写满了名字的纸张看了几眼,抬头道:“不知道不可以带兵器进城吗?没收了,好了!”说着挥挥手又喊道:“下一位!”
      屈言出生于古都南京,父母都是穷苦人家,均已早早殒命留下他一人四处颠簸。本来据说屈言一家也算是楚国名将屈原的后代,只不过历史更替再加也无族谱考究所以具体的由来也就无法得悉了。
      屈言十三岁便流落街头靠乞讨度日,后来背井离乡四处流浪偶遇一些江湖浪人学的三脚猫功夫,便用这些年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钱买了一把剑,可是还没等宝剑出鞘的时候便被没收了。
      屈言也没有傻的据理力争索要那把剑,进城之后将身上最后几个铜板给了老妇后便自顾的走了,只是前途茫茫身无分文不知以后的日子该如何度过,难道再次做老本行?他脸上露出一抹苦涩的笑容。
      几日都没有好好的吃过一顿饱饭,时近中午本想靠着怀中的几个铜板吃几个包子,可惜碰到这种事,屈言也只好无声叹息了。
      看着街边叫卖的包子馒头,屈言用力的咽了一口唾沫转身向着另一头走去。
      天际热辣辣的太阳灼烤着大地,屈言抬头斜着眼看了一眼太阳,摸了摸干瘪的嘴唇,正想要找个地方讨一杯水喝的时候蓦然发现城内百姓纷纷向着一个方向蜂拥而去。
      人群中不分男女,不过还是男人居多,女子偏少。
      屈言也是好奇便向着人群的方向走了过去。
      来到近处才发现眼前已经是人山人海了,而此地正是流经襄阳的汉水两岸,两岸均被人群围的里三层外三层,熙熙攘攘纷纷探头向着里面瞭望也不知道在看什么。
      屈言来到人群也踮起脚尖向着里面望了两眼却什么也没有看到,心中不由的愈发奇怪了起来。
    &nb

第一章 襄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