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为仕族之家的任侃无法体验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但他这么多年的监察御史,让他走南闯北的看到了不少普通庄户的难处。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特别的赞同白氏的这条律令,她这是在给所有的寒门子弟一个机会。
当然燕国的科举之制也是给寒门子弟一个翻身的机会,但那机会太渺茫,万里挑一的人才,而那些读书不成,家境又贫寒的人,便永无翻身之机了。
学院里的读书郎走出来的越来越多,在众多的穿着天蓝色长衫的读书郎中,还有这么一群读书郎,他们穿的是玄色长衫的读书郎,他们的出现,会受众多读书郎的敬仰。
而他们却正是学院里拔尖的那一群读书郎,就算不是陵城的户籍,就算没有去哪个部门任职,他们在读书期间就已经是陵城重点培养的对象。
而且读书时间就有俸禄,每月可去领五两银子,还管了他们的笔墨纸砚,连着衣裳都是按季做新的,也皆以玄色而自豪。
这些人在众读书郎的拥护之下出了院门,其中一人正是宋词,他不仅在学院里读书,也是宋家村的村长,还在城中有职务,每日从学院出来就得去上一趟。
所以他在众人之中,更加的受人敬仰和崇拜,走到哪儿,他们都会下意识的跟到哪儿,除非他去衙门。
此时他们一行人经过马车边,宋祠脚步一顿,回头看向众人,说道:“你们知道煤油是怎么来的么?”
众读书郎摇头。
宋祠笑道:“唉,我也不知道,不过我发觉煤油挡见罩上烧出的黑墨,可制成墨,还能省了一笔墨钱。”
众人一听,回头一想,笑道:“谁家还在乎这一点儿墨钱,我家三十亩地,全部种上稻米,一年管着我们兄弟几人的笔墨根本不成问题。”
“左右读书不花钱,咱们还能在散学后在城里做些兼职,赚些生活费,没必要扣扣搜搜的难堪。”
第775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