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乱前夕(三)[1/2页]

战国野心家 最后一个名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胜绰的震惊不是没有道理,他是叛墨,太知道墨家内部那些真正掌握了核心机密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人了。
      然而那个带着这堆粉末和那个怪异铜勾的中年人却道:“先生说的没错,然而这并非是从墨家那里偷骗来的配方。我是方士,我破解了火药的秘密,墨家一直在骗我们!骗天下人。”
      “火药,只需要三物,硝、炭、硫。根本不需要盐、丹砂、陶土……”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火药现世已有二十年,可这二十年间,天下都知道火药用除了硫硝炭外还有六种物质炼成的。
      木炭天下早已有之。
      硫磺天下早已有之。
      养硝之法,早已传遍天下,因为想要从墨家那里买火药,必须要用硝石换。
      除了这三种之外,剩下的几种都是各种渠道流出的。
      天下皆以为然。
      一则墨家虽然垄断火药生产,可是只要说是开矿、挖渠用,便可购买。金子、铜、锡、银、粮食、硝石、水银、皮甲……种种,都能换。
      是故天下并没有迫切知道火药配方的动力。
      二则……除了泗上之外,诸侯各军中火器的比例并不是太高,而且主要是作为辅助部队用。
      眼前这个人胜绰以前在魏国的时候曾见过,显然这是秦君的心腹。
      火药配方的破解,不是一两日之内能够完成的,胜绰心中暗道:“莫非君上早在魏国的时候,就已经在想办法琢磨火药配方?也是,昔年君上在魏流亡,一直关注西河变法之事……君上之心,岂是区区渭洛可容?”
      秦君此时待众人惊诧后,淡淡一笑,示意那方士继续说。
      方士道:“我本方士,好炼丹药。在安邑之时,便多闻墨家之事。后吴起破大梁、墨家败越人于??水,君上便让我尝试炼制。”
      “为君者,谋国者,不可受制于人。”
      “世上想要破解火药之术的人不多,却也不少,只是他们都不得法,以至于被墨家蒙蔽。”
      “二十年前,鞔之适在泗水,以祝融血毒杀泗上巫祝。从那时起,我便多习墨家文章……”
      他说到这,别人听着倒还没什么,胜绰心中顿时明白过来这个人到底是干什么的。
      这个方士,是公子连身边干脏活的。
      说是炼丹,实则也负责炼制毒药,贵族阴谋,岂能无毒?
      即便不用毒,也要防备别人用毒。
      昔年泗上祝融血毒杀巫祝之事早已传遍天下,恐怕这方士早已经尝试着炼制,而且墨家对于当年的事并不讳言,甚至如何炼制都写了出来,并且称那物为“磷”。
      胜绰心中明白,却也觉得正常,并不惊讶,只听那方士继续说。
      “天下那些试图破解火药之术的方士、丹士都是先入为主,以为制作火药就是需要那将近十种药物,如何配比,始终不行。”
      “我却知道,想要破解墨家的秘方,需得从墨家那里找答案。”
      “墨家有本书,叫《解三十问》,据说是鞔之适未入墨家之时,他的两位隐士夫子考验他的聪慧而问的三十个问题。”
      “有一件事,说是某日那个唐汉先生问鞔之适,说世人都知金有六齐。今有一金,与众不同,锡铜而成,其齐比例不知。问鞔之适如何才能够找出锡铜的比例。”
      “鞔之适用排水、称重之法,得出了锡铜的比例。这是《解三十问》的第一问,想来许多人都看过。”
      这倒是不假,很多人何止是看过。里面的三十个故事,不知真假,却都是精心安排的,目的就是让人看完之后通过一串串的故事,领悟那种“知其所以然”的总结、归纳、寻找规律的说知之法。
      那方士笑道:“那一日我忽然想到这个故事,随后又想到一件事。”
      “炼制所用的种种原料,其实都可以分开。”
      “炭、丹砂、陶土、硫磺,不溶于水。”
      “硝石、盐、芒硝类,皆溶于水。”
      “而不溶于水的,又可以分为炭浮于水、硫磺等沉于水。”
      “既然火药的配方里有将近十种物质,我何不把这十种物质分开?溶于水的只有几种,便少了许多,可以更容易推出比例;浮于水面的又有两种,也容易推出比例……”
      说到这,胜绰这个叛墨已经开悟,忍不住拍手赞道:“妙!大妙!化繁为简,找出规律,正是《解三十问》中第十七问的道理。”
      那方士笑着点头,又道:“于是我从君上那里取了百斤火药,溶于水中,待其沉淀漂浮不再浑浊,先取溶液。”
   &

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乱前夕(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