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而在最终目的地墨黑哥,一艘目的地抵达港城的货船不引人注意的离开了港口,除了多了几个木质箱子以外丝毫不显眼。
      这样一个从墨黑哥出发运运输龙舌兰酒到达港城的货船多出来几个箱子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毕竟这种酒本就是木箱储存的。
      而这些酒很快就飘扬过海抵达了港城,箱子里的古董也成为了徐洋海量储藏的一部分。
      收到消息的徐洋微微一笑,当自己有了凌驾一切的实力以后,这样的收获,并且铲除了几个算计自己的人并不足以让自己心动。
      反倒不如好好享受眼前的生活。
      而此刻,徐洋就在经济学一班的班级里享受着四周满满的青春的气息。
      在清北这样的学校很少存在不勤奋的学生,哪怕是结束了一整天的课程以后,班级里的自习室也基本上全员到齐。
      尤其是今天。
      因为一则爆炸性的消息出现在了人民报上:
      报纸上的内容很简单,仅仅是一份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议公报罢了。
      但是其中的内容却言简意赅的指出了:夏国将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
      同年五月的时候,那篇真理讨论就已经在这批全国的顶尖学子当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和讨论。
      人民报是上层的喉舌,其中的每一样文章往往都代表了未来的动向。
      尤其是这篇文章还是出自那人之手。
      “不亏是邓爷爷啊,我就知道会有大动作,没想到竟然是这么大!”
      一名学生拿着报纸震惊的说道。
      “是啊!这上面还大力的称赞了小岗村18人包产到户举动!”
      “很难想象,这是不是代表着这么多年的农业格局是不是要就此改变了!”
      “我觉得我们很可能要发展市场经济了,对外开放的前提是什么?”
      “当然是要有充足的供应,按现在的计划格局,我们自己的物资供应尚且不充足,我认为这是必然的趋势!”
      在场的都是天之骄子,也是见识不凡的一群人,从这篇文章上分析出了很多东西,虽然未必是全部正确,也显示出了经济一班的人出色的政治敏锐性。
      未来这些人里未必不出现几个弄潮儿,当然,进去几个也是很正常的。
      徐洋坐在后排默默一笑。
      这些人虽然是自己的同学,但是未来未尝是没有成为自己下属的可能,自己的产业那么多,人才的需求也是海量的。
      徐洋即使过来这里感受一下青春的气息,也是想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才,未来如果不从政或者从政以后放弃仕途的可以为自己打工。
      关小关小鸟依人的依偎在了徐洋身旁,他们几个陪徐洋一起参加考试的只有她和徐洋分在了一个班级。
      这着实让其他的女人羡慕的不行。
      关小关是在国外学习长大的,对于市场经济一点也不陌生。
      听着同学们的讨论她也是有些好奇的趴在徐洋身上抬起头好奇的问道。
      “洋哥,会像他们说的那样,我们马上就要踏入市场经济了吗?”

第335章 赢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