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原创正版,正版压枕下能做好梦,梦是最自然的修行、修道、修真的方式。本书当当、京东、淘宝有售………
亚特兰蒂斯事件后,圣星人在创世择优的试验中进一步总结经验和教训,改进后的更完美的人类被圣星人送往地球,这些人类主要在盘古大陆的内陆文明中传授知识并作为使者联络圣星人。其他人类则做其他低级的工作并向神贡献精神能量和采集到的能源,另外还要优选并提供最佳纯天然的身体上供。
为了使凡人能提升生产能源的能力,圣星人会将天书赐给某些杰出的人类,以帮助其在人群中获得更高的地位并加以巩固。第五次地球人类文明开始在盘古大陆上星火燎原。
在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之下,人类一代一代进化出了更完善的大脑结构,更兼容圣星人大脑的记忆信息,匹配程度达到了最高,圣星人执行“重生”和“附体”手术更加简单,甚至可以做到远程操作dna信息和各类记忆信息,人类用脑部的“松果体”终端装置接收信息。
这些信息是以动态粒子的形态存在的圣光。其他的圣光可以看作静态粒子群。对动态的圣光进行后期观测和验证是一件有趣的事,这些储存于人类大脑的动态圣光会在人类思考某些问题的时候做各种各样有趣的活动、发生变化。圣星人近乎娱乐的同时就可以轻易得到万万千千的思想意识样本。“人类一思考上帝就会发笑”,有些是苦笑,因为人类今天的思考有可能变成明天威胁上帝的行动。
“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个终级问题其实就是打开一切的钥匙,只有少数人类智者才知道,人的生命是用来探索这个未知的终级问题,而不是用来享乐的。但是,“上帝”现在很谨慎,一般不允许任何人长时间呆在山顶上窥探秘密,所以很少有人能想明白钥匙在哪里。随着后世人类科学的发展,各种科学越分越细,普通人就到不了山顶了,一般都在广阔的山脚下或依然很宽阔的半山腰打转。这座山的山顶,就是科学的顶峰,站在这里就可以看到各宗教的源头。
“上帝”赋予了每个人类智慧,看着人类用各种意识做出“选择”,当有些“选择”严重扰乱圣星人定义的秩序的时候,“上帝”就会对人类做出这样那样的惩罚,时不时地显现一下神迹,给人类以警告,从而让人类意识到自我的错误行为,并不断地调整自己的选择。只有当人类的心灵什么时候变得纯洁的时候,才会突然发现,原来“上帝”就在面前。
圣星人做远程操作时希望圣光dna的起始速度越快越好,发射出去以后精准度会越高。圣光dna也可以看作一种富含各类信息的电磁波,当然可以远距离直线发射。
从月球向地球发射圣光dna会被地球大气层干扰到方向的准确性,圣星人在月球逐步远离地球的过程中一直在进行准确性试验,到了地球历公元8世纪时就可以精确掌握这项科技了。到18世纪时可以做到圣光dna的曲线发射,定义好路线则可以绕过好多障碍物,这些科技虽然很爽,但都是后话,这里暂且不表。
因为在地面进行活动的圣星人需要月球来抵消一部分地心引力,所以当时直径扩张到500千米的月球离地球很近,并且一直悬浮在盘古大陆中央上空,所以当时月球绕地球公转的时间和地球的自转时间是一样的。
凡人在从月球到地球的旅途中看到的地是盘古大陆,大致是方形的;到达地面后看到的“天”是月球底部,是圆形的。这就是“天圆地方”的来历。
星体大冲撞时地球捕获的九个炽热圣星碎块的运行轨道在月球和地球之间,在凡人的眼里它们比现在的太阳与月亮要小一些,而且各个形状不同,很不规则,并不是圆形的,像一个个乌鸦并且发出暖色调的金色光芒,人类用比较形象的话来形容它们为“金乌”。
人类传说这些金乌每天出现一个,轮流值班,人们给它们起了名字分别叫:大师兄、二哥、三姐、四妹、五小弟……一直到小九九。而真正的太阳也发光发热像金乌一样,但是十分规矩,是圆形,每天只有早上和下午露一下脸,大部分时间都很害羞似的隐在天中,所以人类给这个老实的孩子起了个绰号叫老实。
因为这些金乌都不是一样的形状,地上的人很好区分和鉴别。如果这九个金乌形状大小都一样的话,人们会误认为是一个,不会分区分为十个。而那些金乌运行的轨道高度和速度都有一些差异,并不完全相同,但是有一天,在引力的作用下,除太阳外的九个金乌最终聚合到了一起,同时出现在天空的同一位置。
当时月球的运行轨道高度为距地5000千米,巨大的金乌组合体轨道高度为2000千米,后世人类的哈勃望远镜为600千米,国际空间站为400千米,华夏天宫一号空间站为355千米。虽然金乌很长时间以来特别影响地面和月球的能源传送,但是起初圣星人并不想把这九个金乌解决掉,一方面因为分散的它们持续地带给地面上不同地区光和热,使凡人们在几乎不间断的白天当中进行能源的生产;另一方面也担心凡人不能适应夜晚的黑暗。
有一句话叫顺其自然,金乌组合体运行到大海那面的时候盘古大陆就处于黑夜,凡人已逐步适应一半白天一半晚上的生活了。
现在居住在月球的“神”和居住在地球的凡人都受不了白天炎热的高温了,是时候解决这些金乌了。
此时凡间正在经历三皇五帝的时代。黄帝传位给儿子“少昊”后升天,而后黄帝的孙子也就是“少昊”之侄“颛顼”即位,不久后盘古大陆会分开,“颛顼”于是留在了西方。东方在“国不可一日无君”的情况下由黄帝的曾孙“喾”继位,“喾”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尧。尧后来让位给舜。舜是颛顼一脉,颛顼是黄帝的孙子,舜是黄帝的七世孙。华夏的辈分概念就是那时候传下来的。
上古的时候人类结婚早且寿命长,九世同堂也是可以办到的。华夏的辈分自上而下为: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孙子是三世孙,曾孙是四世孙,玄孙是五世孙。舜是尧的玄孙那一辈,总之黄帝的子孙们在互相禅让中统治着人类世界。从黄帝到舜,每代也就18年左右,一共也不到200年的时间,随着板块分裂和大洪水的到来,这些鲜活的事件成了历史,历史又成了传说,传说又变成了神话。
在圣星人总部的支持下,“羿射九日”圆满完成,“羿”是“尧”的大臣,在解决“金乌”的过程中负责凡人和圣星人的联络。羿的妻子属兔,羿平时会昵称他的妻子为“小兔子”。一天,小兔子过生日,羿喝酒喝多了,对小兔子泄露了天机,因而被凡人首领“尧”处理了,羿的妻子“小兔子”罪不至死,但为了不泄密而被接到月球大药房当了管理药品的工作人员,嫦娥其实就是“小兔子”这类在月球做普通工作的女性人类。
月球的直径、体积和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恐龙时代起就在不断增加,积累的资源和能源也越来越多。此刻月球的直径由最初的300千米增加到1638千米了,达到了当时月球所在轨道所能承受地球引力的临界点。
为了避免质量和引力逐渐加大的月球撞向地球,在聚集足够的能源后,月球上的反物质动力设备就可以启动了,月球要用4000多年的时间逐步远离地球直到今天的轨道上,并且在此期间仍然不断加固加厚月壳,直至直径达到3468千米。加固加厚月球的材料从哪来的?
人类的上古神话中记录有月亮在空中随便乱动的情景,月球好似一个足球在空中蹦跳,忽东忽西,忽远忽近。不光是神话,人类一国家的正史中记载,在公元1133年6月15日这一天,月亮忽然偏离了运行轨道,向南行去,不一会,又回到它原来的轨道上。这是月球在抓捕那些来自太阳系外的小行星,帮地球人类抵挡灾难,圣星人提取完有用的部分,把没用的就磨成粉就像水泥一样铺在月球表面。所以月球的表面相当坚固,难怪20世纪的人类会发现阿波罗带回的月球岩石样本有的年龄比地球年龄还要长,那都是太阳系外的东西啊。
某天正是华夏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月球第一次飞向更远的预定轨道,这时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由于月球的体积和质量已经今非昔比,启动了所有的反物质机器提供动力使得月球引力骤增,地球原本垂直于地球公转轨道的地轴,被月球拉得倾斜了一定的角度,极轴由0°偏到了23°。“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就指这个时候。
地球上的盘古大陆瞬间分崩离析……
圣帝尊急令月球飞船向人迹罕至的西北方向调整航向并关掉一部分动力机器减速慢行,但为时已晚,解体后的盘古大陆四分五裂,将逐渐漂移形成后来的几块大陆,各陆地板块漂移的时候真是山崩地裂、海啸怒吼、洪浪滔天。
本来地球也是宇宙间各种物质组合生成的,并不是浑然天成的一个整体,并且在诞生后的46亿年时间里有过很多次停转、反转、地磁颠倒,盘古大陆早有内伤,不然也不会这么轻易被月球撕开。
地球上本来只有盘古大陆和海洋共两个板块,盘古大陆就好像浮游在海洋之上。盘古大陆由四大部洲组成,大致来看,今天的亚欧板块属南瞻部洲,南美洲板块的大部分和非洲板块属北俱卢洲,北美洲板块和南美洲板块的少部分及太平洋上的诸小岛属于东胜神洲,印度和澳大利亚板块连同大西洲属于西牛贺洲。
地轴的逐渐改变和月球的驶离使生活在南瞻部洲的凡人们从地面上看,“天”和其他的星辰都转到西北方向了,这
第三回《古圣今神》第四节《板块分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