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零三章 年轻的侯爷,过去的王爷[2/2页]

魔临 纯洁滴小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拦住的人,是一群文官和他们的随从。
      他们,有的是跟着黄公公从燕京来的,也有的是路上借用着一起过来的颖都官员,原是大成国礼部的。
      没人能说得清楚,
      为何燕国的大将封侯,要让一个晋人的礼官来拾掇规矩;
      但至少,
      这位晋人礼官,他很能折腾,很讲究细节,到处考究,到处考古,用的,还不是晋地的礼仪规矩,开口闭口就是当年大夏封侯时如何如何。
      事实到底是不是这样,没人说得清楚,除非将楚国的孟寿给请到这里来做个参谋;
      不过,
      礼嘛,
      多指指,多画画,多东拉西扯多旁征博引的,
      仪式感,也就起来了,
      弄得,
      还真像那么一回事儿。
      这位姓朱年过古稀的老礼官在安排好了明日进奉新城的各项规矩和注意点后,
      又看着郑伯爷,
      小心地问道;
      “伯爷,您的金甲呢?”
      “哦,战场上弄坏了。”
      “那可是可惜了,御赐之物,应该带着的;对了,伯爷,您的那把御赐蛮刀呢?”
      “议和时作为信物,和楚国皇帝交换了,当时本伯身边,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信物可以用。”
      蛮刀是送给了大舅哥,
      但大舅哥翌日就又派人送回来了;
      意思是,他身为半个长辈,送点东西,不用计较着回礼。
      但怕拂了郑凡的面子,所以蛮刀是偷偷送回来的。
      郑伯爷出雪海关时,熊丽箐还特意问过,公主是知道这种受封而且是封侯的正式场合下,御赐之物,一个算一个,按照礼数,都应该带着或者穿着;
      但郑伯爷已经膨胀了,
      将大舅哥送回来的蛮刀直接送到沙拓阙石那里去做个陪伴。
      “明日的礼数规矩,还请伯爷再细细看看,大燕军功封侯者寥寥,每一位军功侯爷,于大燕而言,都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伯爷可千万马虎不得啊。”
      明日的场面,会很大。
      因为路途遥远,所以燕京的官员,来得不多。
      宣旨的黄公公,外带一位姬姓侯爷,是当今圣上的幼弟,是宗室。
      大燕宗室的规矩,皇子成年后,基本封王;
      他们的父皇驾崩,兄弟间有人继位后,皇子们会马上上表,请求撤去王爵,改封国公。
      而等到他们在位的兄弟驾崩后,新君上位后,姬姓国公们会再度上表,请撤国公爵,降为侯爵。
      等到侯爵之后,就是按照你一代换一代,爵一代一代递减来算了,和龙椅上的天家嫡系一脉,就没关系了。
      当今燕皇陛下继位后,更狠,自己的兄弟按照以前规矩请求撤去王爵时,燕皇同意了,然后跳步成了侯爵。
      这是一上台就打压了宗室,而且,伴随着燕皇雄才大略的一生,他驾崩后,他改动的规矩,自然而然地会成为新的祖制。
      毕竟,给宗室降待遇,也是为国库省银子,让国家少养一些酒囊饭袋不是。
      除了燕京来的宣旨和观礼的人外,颖都那边,来了不少官员,孙有道这位太傅,是亲自来了,定亲王本人,也来了;
      原本,一些总兵军头们已经率军回驻地了,听到消息后,干脆孤身领着少数亲卫,又赶回了奉新城准备观礼道贺。
      虽说大家都知道南望城的大皇子已经被封安东侯,
      但怎么说呢,
      大皇子战阵斩杀所谓的钟文勉也就是乾国三边大帅,看似是大功一件,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身为军中之人,自然清楚伐楚这一仗,才是真正的艰难!
      别的不说,就说这攻城战,以前大燕,可曾真的这般大张旗鼓地打过?
      再者,大皇子早先有望江之败,这次哪怕立了新功,站在宗室角度上来看,皇子从王爵变成侯爵,总归有些,不是很赚的感觉。
      而对于军中之人而言,宗室是宗室,大皇子的安东侯,军中人并不认为是传统意义上的“军功侯”,相反,平野伯这边的,才是军伍之人的真正榜样;
      毕竟,
      你又不姓姬。
      郑伯爷打了个呵欠,
      道:
      “本伯,晓得了。”
      老礼官微微后退两步,
      跪伏下来,
      行礼道:
      “下官,提前为侯爷贺!”
      四周跟着老礼官一起来布置的随从官吏也都跪伏下来。
      郑伯爷笑了笑,
      道:
      “本伯,没………”
      没准备喜钱啊。
      这时,
      肖一波走出来,领着一众攥着小袋子的亲卫,小袋子里,装的是金豆子。
      郑伯爷看着肖一波,
      肖一波赶忙上来耳语道:
      “是公主让属下准备的。”
      郑伯爷点点头,
      道:
      “看赏。”
      …………
      翌日,
      清晨;
      早早的,
      奉新城外,
      上万靖南军本部骑士已经列阵而出,排出了大阵仗。
      在靖南军上下看来,
      平野伯,其实就是自家人。
      他是自家王爷的关门弟子,养着世子,这不是自家人又是啥?
      再加上靖南王刻意地栽培,甚至还一度将军中事务交给郑凡打理过一段时间,更是将这段“自家人”的关系,给钦定了。
      不是自家人,他郑凡怎么能做到无王爷令就能调动靖南军驻军出动的?
      冬日,
      霜降,
      披着裘皮披风的靖南王站在城墙上。
      靖南王,还是靖南王;
      但靖南王,却又不再像是靖南王了;
      靖南军上下都很清楚,此时,他们的王爷,很虚弱。
      但大家都坚信,修养一段时日后,王爷,还会变回那个王爷。
      这时,
      一名陪同着宣旨队伍过来,路上负责安保事务的密谍司佥,缓缓走了过来。
      这是一位不起眼的小官,
      但此时,能走到这里,能站到距离靖南王这般近的位置,证明他的不凡。
      陆冰仔细地打量着田无镜,
      最终,
      缓缓道:
      “王爷,保重身子。”
      田无镜没去看他,依旧站在那里,很是平静地开口道:
      “他要你说的?”
      “是,陛下的意思是,大燕未来,还少不得王爷您做擎天之柱,陛下听闻了王爷您孤身入楚皇宫战火凤之灵的事,龙颜大怒。”
      “他怒的是什么?”
      这是实打实犯忌讳的话。
      陛下当然怒靖南王,大燕军神,不爱惜自己的安危;
      但要特意问出来,
      仿佛就有一种,
      火凤加一个郢都,竟然都没能烧死田无镜的愤怒。
      陆冰没回答,他的身份,只能传话。
      大燕有三个人,他们可以互相交流,但没人有那个资格,去揣摩意会。
      少顷,
      陆冰开口道:
      “王爷,陆冰想说一句,自己的话。”
      “你是陛下的奶哥哥,你当然有说自己心里话的资格。”
      想当初,
      大家都还年轻时,
      姬润豪和李梁亭走在前面,田无镜跟在后头,但在最后面,还有一个人,他负责提着吃食篮子,那个人,就是陆冰。
      “王爷本该是最年轻的,现在看起来,却像是………老了。”
      “本王,老了?”田无镜反问道。
      陆冰点点头,道:“看起来,是。”
      田无镜不置可否,
      伸手,
      指向城外,
      指向东北方向,
      那里,
      有一将,英姿勃发,骑着貔貅,于千军欢呼声中,缓缓而来。
      “他呢?”
      陆冰看了过去,
      良久,
      道:
      “很像当年的王爷您。”
      平野伯,
      真的和当初刚刚受封靖南侯的田无镜,太像了。
      田无镜笑了,
      他终于看向陆冰,
      同时,很认真地道:
      “不,
      他不会过得像本王一样,
      不会的。”

第四百零三章 年轻的侯爷,过去的王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