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只说问题不大,汤药伺候个七八天的也就大好了。”
      孟氏说到这,叹了口气。
      汤药金贵,如何吃得起七八天之久?
      姜家本来就穷,从前有点钱也被大嫂拿去贴肖老三了。
      “要不……托人给大哥捎个口信去…”
      李氏犹犹豫豫的说道。
      看病吃药是笔大开销,她也没办法了。
      其实,大哥在外头,隔三差五的,也会寄些银钱回来贴补家用,家里的生计,才得以维持下去。
      “钱花完了,咱们就再挣!过来,帮我一块做绢花。”
      萧望月却直接打断了两人。
      她把针线篓子和布料通通搬出来——“之前教你们做的绢花,拿到县城,总能挣几个钱回来。”
      姜堰本就讨厌肖氏,再上赶着去要钱……他又不信自己,弄不好除了黑化值,怨气值也得跟着往上升!
      她担不起这样的风险,一朝太后也不会低三下四求人。
      李氏和孟氏,同时看向了萧望月。
      大嫂找大哥要钱,一向不是最积极的吗?
      面对两人的狐疑,萧望月耐心解释起来:“我是可以托口信让男人寄钱来,可老二老三家的,万一你们大哥这会子没钱呢?”
      再则,外人始终都是靠不住的。
      这个道理,萧望月在冷宫就已经明白了。
      她拾起一只做好了的绢花——“别看这么小小一支,在京城,卖到上百个钱也不奇怪,放在清河县城更是独一份的手艺!”
      用这个挣钱,总比伸手找人要更实际。
      李氏没想到,大嫂教她做的绢花,居然这么值钱。
      她也想多挣些钱,给阿松吃药,手上动作立刻快了几分。
      孟氏撇了撇嘴,怎么这会儿子,还会替大哥着想?
      说的还比唱的还好听——银钱哪是这样好挣的,买卖是这样好做的?
      大嫂要是这么精明的话,那姜家怎么穷了几十年?连给她娘家的彩礼钱都要克扣!
      还是偷着托人送口信给大哥去,阿松看病吃药要紧,不能由着大嫂胡来!
      不过,明面上孟氏也不说什么,只默默的跟在萧望月身边帮忙。
      剪刀咔嚓咔嚓的裁下料子,花瓣再麻溜的上浆,最后用铜丝穿过,组成栩栩如生的花朵。
      “咱们做快一些。”
      萧望月原本也是想白天做活,夜里做针线。
      十来天的功夫能做不少,可屋漏偏逢连夜雨,麻绳只从细处断,急等着用钱,也就只能赶工了。
      一朵朵绢花,渐渐成形。
      不久幺娘也加入了——她是和大哥二哥一块回来的。
      两个男人听说阿松病了,女眷们又在忙活,一个便去打水煨药,一个去劈柴生火。
      幺娘很聪明,在旁边看了会儿,就学会了做绢花。
      她那双小手,不单单做农活快,针线也很麻利,一点也不比大人差什么。
      “大嫂,明儿,我也跟着去县城吧!”
      姜幺娘咬断一截线头。
      上次在县城,她亲眼看着大嫂卖一盆油,就换回了二两银子。
      这次的绢花……她心里没数。
      可能给大嫂帮上一点忙,于她而言就是好的。
      “那大嫂可就倚仗着你了!”
      萧望月笑了笑,虽说着话,手上的动作却也没慢。
      孟氏看了一眼幺娘,心说这丫头跟着起什么哄,真就是记吃不记打了!

第17章 家里没钱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