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细粮大米白面五十文一斤,足顶五斤粗粮。
      看完之后,萧望月问了问身边前来买粮的一个大婶:“婶子,经常往这来买粮吗?”
      那位大婶一点头:“我夫家都是做买卖的,又没种地,自然得到粮栈里来买吃的了。”
      萧望月一点头,又问:“那大婶家住在哪呢?”
      “布衣巷,我瞧姑娘面生,应该不是镇子上的人吧!”
      那大婶瞧了一眼萧望月。
      “的确不是,宝河村的乡下人,带着我两个兄弟,过来走亲戚。”
      萧望月笑了笑,随后就做了告辞。
      一问之下,她知道,要把粮食拿去哪卖了!
      布衣巷,光听名字就知道,住的都是做衣裳染布的人家。
      这些人家可不种地,但都要吃粮。
      布衣巷就在镇子东边,一条巷子的人都跟布沾边。
      她带着姜家哥俩过去之后,就把担子放下来了。
      然后拿着秤杆和秤砣,开始对着来往的人张罗起来:“各位,我们乡下今年新打的粮,一斤只要八个钱!”
      巷子里的住户一听,立马就围了上来。
      粮栈里一斤最差的棒子面还要十个钱呢,粮贩子则卖得更贵。
      布衣巷里的都是些靠手艺吃饭的人,比庄户人家好不到哪去,一听有便宜粮食,再看扁担上挑着的苞米棒子,成色不错,是上好的粮食。
      你十斤我五斤他六斤,可怕遇不上这样的便宜。
      不过两个时辰,便把萧望月带来的两石粮食售卖一空。
      八个钱一斤,总共卖了一两银子并四吊钱,还零着四十七个大钱。
      比村口那些粮贩子给的价,多出足足四吊钱。
      “大大嫂可真神了……”
      姜二郎和姜三郎这下子可看呆了。
      他们哥俩种这么多年的地,收了那么多石的粮食,从没想过,这样的卖法,所以,从来没卖过这样多的钱。
      “大嫂,要不是你刚刚拦着,哪还有后面这一出啊。”
      姜三郎是满心的佩服。
      要不是大嫂,刚刚他就把粮,卖给粮贩子了。
      现在一想,简直蠢死了。
      “咱们要粮的量少,不过才两石,大店不收,卖给小贩子有些亏,零散着卖是最划算的。”
      萧望月其实是钻了一个空子,占了粮店的便宜。
      若跟那些地主似的,手上有成千上万斤的粮食,那自然得和粮栈挂钩。
      “那大嫂,怎么专挑了布衣巷这么个地界呢?”
      姜二郎好奇起来。
      “我刚刚去粮栈,便打听到了这个地方。”
      手艺人不比庄户人家好多少,自然也想买便宜的粮。
      这就是为什么萧望月把价钱定的,比粮店略低一筹。
      两兄弟这才恍然大悟,同时觉得大嫂不止聪明,心也细。
      “赚来的钱你们自己分罢,我去趟茶棚子。”
      萧望月还要去还秤砣和秤杆。
      等她走后,姜二郎又数了数钱,对弟弟说道:“老三,你说是给幺娘打个镯子好,还是打个簪子好?”
      “打镯子,挂手上好看!”
      姜三郎说完,他瞥了一眼萧望月的背影,压低声音对二哥说:“咱们大嫂,真是变了啊,连买卖都做得通透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往后啊,跟钱有关的事,咱们就听大嫂的。她这脑子,比咱们俩的活泛多了!”
      姜二郎认同的一点头。
      如果不是大嫂,他们哪能把粮食卖出这么一个好价钱!

第28章 镇上卖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