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姜阿松进了学堂,他挑了一个中间的桌子坐下。
      外头,萧望月把酬师礼和学杂交到郑妻的手上。
      对方是个很温柔的女子。
      她瞧瞧那一包衣裳还有酒肉,槐花蜜,颇有些不好意思:“萧娘子,实在让您破费了。”
      庄户人家供一个学子不容易。
      这六两银子的学杂钱,已经拦住许多人,酬师礼无疑是雪上加霜。
      “阿松到底年幼,还望夫子照拂一二。”
      萧望月与对方寒暄了几句。
      等小学子们通通入了学堂,她才和姜堰离开。
      “也不知道那郑夫子凶不凶。”
      姜堰犹豫着说道。
      他不是很喜欢那些严厉古板的夫子,很大原因,夫子们动辄责打学生。
      阿松又是孩子当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他实在是捏着把汗。
      “我也是忧心,可还是得等阿松下了学才能知道。”
      萧望月向前走着,伸手去拉了姜堰的手。
      对方愣一下,随即反握住她的手。
      姜堰抿抿嘴:“那咱们就且在家中等着吧。”
      而学堂上,姜堰刚一摆出那只荷叶型的砚台。
      小学子们立刻就围过来,满脸羡慕的看着那只砚台。
      有人问道:“这是谁给你买的,一定花了不少银子吧?”
      能郑夫子这儿求学的,多是些庄户人家的子弟,
      六两银子的学杂已经是负担了,家里哪舍得买这样好的文房用具。
      姜阿松淡淡的说道:“我娘亲特意给我买的。”
      他没有炫耀的意思,东西买了就应该拿出来用。
      而有学子却看阿松年纪小,存心想糊弄他,便提出要拿自己的砚台交换。
      姜阿松年纪小,可又不傻,自然是一口否决。
      “一块破砚台有什么了不起的!改明我也让我爹,给我买块最好的。”
      而这时一个大孩子开了口。
      和周遭的小学子们不一样,他穿戴崭新,脸色红润,看起来不像是庄户人家的孩子。
      他手上拿着一根笔:“你们都过来瞧瞧,这可是我爹从省城带回来的。”
      姜阿松没搭理他,自顾自的从小包袱里拿出墨块来,开始动手研磨。
      他的爹爹愿意怎么给他买就怎么买,这不关自己的事。
      “你怎么不说话了!”
      大孩子却像是故意挑衅一般,揪着姜阿松不放。
      这小矮萝卜头是当初头一个背出文章的孩子,风头可全让他占了。
      “我和你没什么好说的。”
      姜阿松半垂着眼睛。
      他又不认识他,又比他大,连说话都说不到一块去。
      “你……瞧不起人是吧!”
      大孩子瞪了眼睛。
      边上有好心的,开始提醒姜阿松——“他是清河县盛王大户家的小少爷,你别和他作对。”
      至于王大户家的少爷,怎会到郑夫子这求学,和一堆小泥腿子混着。
      还不是因为小少爷把清河县城四家书院的先生们气了个够呛。
      就连王大户想给儿子请个先生,在家里教学,也没有人敢来应聘。
      “我管他是谁。”
      姜阿松撇了撇嘴角,他压根就没把对方放在眼里。
      “矮萝卜头,你有种再说一遍!”
      王少爷顿时炸了包。
    &n

第117章 学堂之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