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门?”林瑶疑惑地反问。
谭闻光点了个头,目光悠长,“是五年前的事。”
他这么一说林瑶想起来了,这的确是蒋氏所为。
五年前的蒋门家主还是当今家主蒋隔江的兄长,蒋云寻;当时的蒋云寻在世家中有着‘陌玉公子之称,加上出身高贵,修为高尚,又有着青梅竹马的娃娃亲,真可谓是无人不羡。然而就在蒋云寻的长子满月酒之际,宴会上竟然起了一股莫名之火。
这本来也不是什么奇怪之事,人多事杂,走水也是常有的。只是妙的是当时来祝贺的人尚未到蒋家,远远见到一团冲天的火光,急急忙忙赶过去灭了火之后,蒋氏满门竟然无一人生还。
自然有与蒋氏交好的家族义愤填膺要查出真相,然在无一个活口的情况下,纵有通天本领,也无处施展。正一筹莫展之际,蒋隔江带着人一脸震惊地回到了家,他原是要为兄嫂到西域选一座玉佛做贺礼,谁能想得到恰好躲过一劫。
蒋家有合理的继承人,不论怎么算,此事都告一段落,与外人无甚关系。且蒋隔江当时为了查明火灾之事彻夜不眠,白天还要处理琐事,真可谓是殚精竭虑。原本对这个默默无闻的次子有异议的族中长辈见状,为了维护蒋氏的地位,自然而然地将他推上了家主之位。
就在他成为家住的秋天,终唐最富庶的维扬竟颗粒无收,这样的事情自然很快波及到整个终唐。最底层的百姓是最经不起变革和闹腾的,当时的终唐很快出现了一大批流离失所的百姓。
所为世家,虽说不靠着百姓的依靠生存,却总归是起着守护作用的。尤其对于蒋门,当时处于关键时期的大家族而言。
舆论之下,最好的做法自然是解决问题。于是当时的蒋隔江亲自到了维扬,强手段让他们播种了三季麦。
事情到这里,官方解释就结束了,然而事实是如何,野记上记述的自然不是这样。比如当时舆论原本认为蒋隔江是不祥之人,经此一事后他的声望反而大增,矛头竟然转向已故的蒋云寻;再比如维扬居民直到现在都传说蒋隔江有施云布雨、与神交流之异能…
林瑶回过神,突然有些好奇,“当年之事果然只是巧合?”
凝玲闻言惊讶地看着她,“小姐…”
林瑶却没回话,静静地看着谭闻光,等一个答案。
“…”谭闻光也看着她,思考良久后,“在当年看来,是无破绽的。”
林瑶一听这话就明白此事定有隐情,却也不追问,只笑了笑。
眼看着林瑶视线又投到窗外,谭闻光几不可见的抿了抿嘴。
“我前年曾来过此地,”他顿了顿,“蒋门在此地安排的门生太多了。”
林瑶心里一震,和谭闻光对视着,两人的神色都有些沉重:若是当年之事并非天灾而是人祸,那受苦的自然是现在感恩戴德的百姓们。
“当务之急是先查清蒋门与韩氏之间的恩怨。”
林瑶点了点头。
经过这么一下,气氛显然轻松了不少,凝玲兴致勃勃地听着谭觅讲述着游历的趣事,时不时地提出疑问,林瑶再当和事佬劝一下两人,一上午的时间过得飞快。
“小姐,小谭先生,用午膳了。”
林瑶看着凝玲摆满汉全席一样摊满了整个小几子,其中大部分还是自己爱吃的点心,脸上有点热。
然谭闻光像是没察觉,背挺得笔直,慢条斯理地夹着就近的几个菜。
林瑶看着对面三个人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姿势,一样的角度夹着那几盘菜,且谭觅和谭渊一看就是拘束的不行,主动伸手用自己身边的辣子鸡换掉了对面的炒青菜。
“你们吃这个!”
林瑶光顾着摆菜,一抬头就看见谭觅谭渊两人已放下了筷子,着急地朝她摇着头,却不说话
“…”林瑶愣了愣,“是我失礼了,想必江陵谭氏家规森严,食不言寝不语。”
说着,她低下了
第二十九章:脑回路不一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