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一章 三一七厂的人才[1/2页]

领先四十年 巫山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个问题等会儿咱再聊吧!”巫山站起身来走回座位。
      “巫总,我把人全部带来了。”铁洪生满面红光,一进门就笑嘻嘻地介绍:“罗登义、罗登魁、扶跃林、蒋文明。”
      噗嗤,正在喝茶的高红权忍不住把喝的茶都喷了出来。
      别看这家伙平时板着扑克脸,笑点低得不是一般。
      “你好!”巫山脸色如常,走过去和他们一一握手。
      “坐吧,别拘束。”他能感觉这几个人面对连自己眼里的最高领导都要尊敬的人,有些战战兢兢。
      不过,其中也有一个,就是高红权笑的那个蒋文明。
      除了在刚进门时的鼻息略粗,迅即冷静下来,落落大方地和自己握手。
      “也许铁厂长给你们说了我们的情况。”大家重新落座,他挑开了话题:“我是兵器总公司的董事长,叫巫山。”
      “这位是高红权,公司总经理。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一家人,因为317、318、319厂的管辖权划归到兵器总公司啦。”
      一开场,马上就把众人之间的距离。
      场子里面的两位领导,脸上很是不自然,因为他们没有得到这样的待遇。
      至于高红权,自始至终屁股都没抬一下,除了那忍俊不禁的笑声,连招呼都不打,老神在在地坐在那里。
      看到两个姓罗的,巫山有些好奇地打量着:“我认识一个人。名字叫罗登福,不晓得和你们有没关系。”
      没办法不叫人产生联想,三个人的棱角依稀有些相似。
      “那是我堂哥。”罗登义好像是个闷葫芦,罗登魁有些腼腆地介绍:“但我大爷他们在地方上,小时候到他们家去过的。”
      原来如此!
      尽管罗登福与巫立行同事过,和巫山见面的机会也不少。
      好像从来没有私下交流过,毕竟那是父亲的同僚,就连巫立行也从不在家里说罗登福的情况,虽然两人在工作上合作得不错。
      他也只是好奇。在工作上不会偏私的,可能偶尔倾斜下完全有可能。
      “恩,”巫山点点头:“我对你们四位的情况一无所知。就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吧,让大家互相认识下。”
      “你们都不说?”蒋文明显然已经习惯了这种场合,率先开口:“巫总、高总好,我就抛砖引玉吧。”
      “至于名字我就不用赘述了。因为这名字。从小到现在都会被人误读。”
      没办法的事情,全国上下都在倡导五讲四美的活动,讲文明排在首位。
      估计高红权脸上有些挂不住,但他的扑克脸有些黑黢黢的,看不出来。
      “但是,我的名字也给我带来了不少便利。小学时,在班上就是班长,后来担任学校的中队长。”
      “我的老家在秦岭省镇坪县。地地道道的秦岭人,祖上八代都是贫农。”
      在这个年代。出身很重要。上面没有明文规定,但家庭出身不好的人,一般都不会担任正职领导。
      要是放在几十年后,拼爹的年代,贫农出身就没有任何优势了。
      “初中毕业,我就辍学务农了,还在大队当过团支部书记。”
      “一个偶然的机会,由于我从小就喜欢吹拉弹唱,被招兵的领导发现,成为一名文娱兵。”
      “大裁军开始,我本以为会回乡务农,结果被当时出差的铁厂长发现,招到317厂成为厂子里的宣传队长,现在是厂里的团支部书记。”
      “刚开始的时候,厂里的效益很好。我们就在每个周末的晚上在大礼堂给大家表现秦腔之类的节目。”
      “逐渐的,厂子里的活儿越来越少,青工众多。当时铁厂长很是焦急,他们没事儿就喜欢喝酒,然后出去和地方上的小青年打架。”
      “他老人家找到我,让我把大家组织起来,想办法让简单的生活不再枯燥。”
      “好在我虽然比他们大了十多岁,却有着一颗年轻的心,相互之间的交流比较容易,逐一谈心,收获不少。”
      “在厂长的支持下,我们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乒乓球、篮球、象棋、书法、写作、唱歌、乐器等等。”
      “呵呵,”铁洪生心里暗爽,对方老是把自己抬出来,让他在新领导面前露了脸,他忍不住插话:“小蒋很不错。”
      “我们的节目,在省军区的各种献演里,都获得了不少奖项。”
      “军区下发的周刊,每一期都有厂里的年轻人写的文章。”
      花花轿子人人抬,他也不会抹杀下属的功劳。更何况,始终赖在这里不走,主要就是因为这批年轻人的支持。
      无疑,蒋文明就是大家的主心骨。农村出身的小伙儿也没让他失望,随口一句的鼓噪,让自己在厂长位置上稳稳当当。
      不过,他们的高兴建立在钟菊花的痛苦之上的。
    &nbs

第二十一章 三一七厂的人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