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你们要做什么?这里是皇宫。”
      “放肆,吾等都是大唐官员,还不快放下刀剑。”
      “还不赶紧退下!”
      人群之中,一名身着蟒袍之人上前一步。
      此人年约五十岁左右,一脸正气,面对明晃晃的刀剑毫不畏惧。
      由此可见,此人要么是不要命了,要么是有更大的后台。
      赵高不认识此人。
      只觉得这人好大的胆子。
      正要差人拿下,耳旁却传来了小太监的声音。
      “赵公公,此人是宁王李宪!”
      赵高闻言,心中却乐出了花。
      又是一个不知死活的王爷。
      都已经有十几个王爷被陛下关进天牢中了,没想到居然还有不知死活的王爷前来送人头。
      不过,亲王这个级别的人,他可不敢擅自处置。
      “宁王是吧?”
      “正是本王!”
      李宪昂首回答。
      那一副气宇轩昂的样子,气得赵高大牙紧咬。
      但此时赵高也不敢动手,只好对其他官员说:“蒙陛下开恩,现在气温实在太高,所有人都不用检查了,直接放行。”
      众官员这才松一口气。
      刚开始他们还以为李瑁要不分缘由直接杀人。
      完全没有想到这位新任皇帝如此体贴。
      不少马屁精不顾滚烫的地面,原地下跪。
      “吾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呼之后,这些官员就开始围着赵高套近乎。
      其他没有围过来的官员则是一脸不屑。
      热闹过后。
      这七八百名大唐的京官开始往大明宫走去。
      一身龙袍的李瑁则早就在龙椅上等着他们。
      殿内左右两侧分别站立着李林甫,萧嵩,杨国忠,吕布,高顺四人。
      李瑁的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
      “诸位,昨晚睡得可好?”
      “朕可是一夜没睡啊!”
      “朕这心里面可是心心念念想着诸位呢。所以局势一稳定,就把诸位召集过来。”
      看着李瑁脸上如同恶魔一样的笑容,不少定力不行的官员就吓得脸色发白。
      要说这些官员现在是真的后悔死了。
      昨天下午,全城的百姓都在支持寿王。
      结果他们全都龟缩于自家宅邸。
      要不是昨天事发突然,李隆基来不及召集城内的京官帮助。
      说不准这些官员早就站在了李瑁的对立面。
      此时,官员们不知道怎么解释,只好把目光放在了李林甫、萧嵩两人身上。
      两人皆是头朝天,眼观鼻,仿佛不知道自己正被人注视着。
      李瑁见无人敢应答,于是轻轻挥手。
      赵高立刻从袖套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先皇骤崩,归于五行,朕承皇天之眷命,列圣之洪休,奉大行皇帝之遗命,属以伦序,入奉宗祧。
      内外文武群臣及耆老军民,合词劝进,至于再三,辞拒弗获,谨于今时祗告天地,即皇帝位。
      深思付托之重,实切兢业之怀,惟我皇子李瑁,运抚盈成,业承熙洽。兹欲兴乱致治,必当革故鼎新。
      事皆率由乎旧章,亦以敬承夫先志。自惟凉德,尚赖亲贤,共图新治。其以明年为民始元年。大赦天下,与民更始。所有合行事宜,条列于后。
      钦此!”

第二十章 登基诏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