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二章 关中四大重镇[1/2页]

奸臣滚开,朕要当千古明君 拳破万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明德门城楼。
      此时,前天深夜逃亡的李隆基正在上面。
      烈日之下,本应该浑身炙热。
      可他现在就像是置身于冰窖之中。
      裴宽在他身后,也眺望着远方,看着李瑁亲手把铜钱交到每一个士兵手中,心中对于今后的战事也没有底了。
      他上前一步,走到李隆基身边,小声抱怨。
      “陛下,反贼正在收买人心,势力越来越大,末将心中实在没有把握守住这段城墙啊!”
      李隆基佯装镇定,沉声说道:“告诉将士们,贼将现在使用的都是骗术。”
      “李瑁那逆子手中哪有钱?他又免除了长安城百姓的三年税赋。”
      “说不定,待会又要把钱从士兵手中收回去。”
      说着的同时,李隆基还拿出一份诏书,递给了裴宽。
      裴宽打开一看。
      内容正是号召天下十大节度使、各地折冲府,前来勤王的诏令。
      牛仙客为了给裴宽增加信心,也跟着说:“裴将军,京畿道六郡已经派人回复陛下诏令,勤王大军应该就在今天启程。”
      唐朝时期。
      朝廷共有道、府、州、县,四级行政单位。
      贞观元年,唐太宗依据山川地势,把全国划为十道。
      分别是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和岭南道。
      到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又分十道为十五道。
      山南道分置东、西二道。
      关内道长安附近增置京畿道。
      河南道洛阳附近增置都畿道。
      江南分置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
      裴宽闻言,心中还是提不起信心。
      因土地兼并,折冲府制度已然败坏。
      仅靠这些郡县临时拉起来的壮丁,怎么可能抵挡得住李瑁的三千玄甲铁骑?
      除非边疆节度使的大军前来,不然是无法消灭这场叛乱。
      想到此处,裴宽壮着胆子说:“陛下,末将以为,此时当暂避敌锋,退之潼关,等待大军汇聚之后再做打算!”
      “你说什么?”
      李隆基大怒。
      “你居然让朕放弃长安道和京畿道的百姓逃跑?”
      “你可知一旦朕离开此处,大唐的膏腴之地将尽陷敌手?”
      “莫非你已经被那逆子买通了?想要陷害朕?”
      直击灵魂的拷问响彻裴宽心头。
      看着老皇帝在暴怒之下那须发皆张的样子,裴宽心中升起一股懊悔之意。
      早知道就不应该提这条建议。
      或者更早的时候,在被高仙芝软禁后,就不应该趁大军厮杀之际逃走。
      裴宽早就打听过了,高仙芝到现在都还没被处死。
      他想着自己当时要是直接投降,说不定还会被李瑁委以重任。
      想到这里,裴宽又暗自摇头。
      就算投了李瑁又能怎样?
      等十大节度使的边军杀到,很可能就是兵败身死之时。
      裴宽自认为要比李林甫和萧嵩聪明得多。
      长安城位于关中腹地。
      实乃易守难攻之处。

第三十二章 关中四大重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