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再瘀堵,但是大家都不敢因此掉以轻心。
      每个人都提着自己的脑袋在努力。
      终于,过了两日,雨小了下来,各衙门的努力也有了成果。
      在六月十六这一日,雨彻底停了下来,但整个京城都不敢放松。
      太平仓剩余的粮食,全部拨给了城西。
      不能回家住的老百姓,在各处庙宇中安顿下来。
      这一场大雨,损失颇多,但还好,没有发生人命,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六月十八这一日,江穗宁去了湛王府。
      今日,盛元麒原本是要一起去的。
      不过,半路跟江穗宁发生了争吵,盛元麒直接下了马车,一副势要和她杠到底的决心。
      江穗宁一副愤愤又委屈的表情,直到看到人走远,才收回表情,面容平静的放下了车帘,往湛王府而去。
      到了湛王府,夜湛一听说她一个人来的,直接就出来了,没有让她等。
      见着她,语气有些不悦:
      “怎么今日就你一人来?”
      广平侯府也太不像话了。
      虽然说她现在是世子夫人,但到底是一介女子,让她一人来湛王府,名声受损了怎么办?
      夜湛又气又有些心疼,还有一丝莫名隐约的欢喜,在心口五味杂陈。
      “是,殿下。”
      江穗宁向他福身,行了个礼,没有说太多,只把出门时广平侯嘱咐的话一并说了。
      原本,早几日广平侯就想让她来了,但是又怕做得太明显,惹得夜凛不快。
      直到昨日里,广平侯特地往凛王府去了一趟,状若无意的提起这件事,夜凛发话:时不时的还是要去湛王府,不能断了这门亲。
      广平侯不敢说太多,恭敬的应下,这才有了今日这一出。
      夜湛点了点头,表示会意,没有就这件事再聊下去。
      他看了江穗宁一眼,想说什么,到底没有说。
      于是转了话题说起京城大雨。
      “父皇非常重视这件事,朝廷也做了妥帖的善后,现在雨停了,一切都会慢慢好转。”
      “是,太平仓粮食的事,瞒不了多久,殿下的粮食,放出的时机,只看太平仓的事什么时候爆出来。”
      夜湛看向江穗宁,他明白江穗宁的意思。如果现在自己拿出来,没有任何好处,但若是在朝廷需要的时候拿出来,那意义便不同了。
      他虽然不在意这些,但是不得不承认,在权利中央,这么做才是对的。
      她的考虑不仅细致,而且对人性的掌控入目三分,又一次让他刮目相看。
      江穗宁看他不说话,以为他心有愧疚,想了想,多解释了一句:
      “殿下不用有心理负担,现在朝廷顾着城西,老百姓们总能维持基本的生存,不过是麻烦些,但能保的一条命在。
      “殿下等一等,对老百姓的影响力并不大。”
      夜湛嗯了一声。
      江穗宁又道:“至于到时候殿下卖粮食一事,也不怕凛王给殿下穿小鞋。质问殿下为何有粮食现在才拿出来,这种事情不会发生。
      “因为他的粮食比殿下的更多,殿下只要咬定,这是湛王府的余粮即可,若凛王在这种事情上做文章,无异于是自掘坟墓,殿下大可放心。
      “而且根据我的判断,凛王不仅不会拆殿下的台,而且还会尽力弱化大家对这件事情的影响,为了避免自己被牵连。
      “殿下其它的一概不用做,这么大的事,自有人会上报给皇上,如此,不多不少恰如其分,一切都刚刚好。”
      夜湛听着这些话,深深的看了江穗宁一眼。
      心中赞叹她的智慧,比之一般的幕僚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种事做大了,有刻意的嫌疑,做小了,没有用处。
      如此既被打压,也被皇上知道,便是刚刚好的程度。
      心中对江穗宁越发欣赏。
      二人难得坐在一处,又讨论了些朝堂上的事。
      江穗宁把准备好的话题全部说完,画面安静下来。
      门外依旧是阴天,空气湿漉漉的,吹过来的风有丝丝凉意。
      她喝着热茶,感觉到心中暖暖的,目之所极,都是静谧的美好。
      只是她不知道,夜湛的想法,其实和她是一样的。
      接下来的几日,朝廷各处衙门都忙着。
      皇上对城西善后一事高度重视,底下无人敢偷懒。
      里头如何不好说,但表面上一件一件都过得去。
      每日上奏的奏折,也从一开始不能看,到后面初见成效。
      皇帝脸上也开始有了笑容。
      这一日,又有一封急报,上奏说太平仓无粮的消息不知怎么传得出去,引起了老百姓的恐慌。
      这几日都没有粮食,根本没有合理的解释。
      皇帝这一回再没有心软,直接要把薛家满门抄斩,以平民愤。
      百姓们的情绪有了发泄口,但是担忧却依然不减。
      皇帝觉都睡不好,想着要怎么从那些商户中弄到粮,又不会发生反噬,愁得不行。
      就在这时候,又有人上折子说湛王府在卖粮食,是以日常价卖出。
      皇帝询问了细节,高兴不已,在朝中大大赞扬了夜湛,还赏赐了湛王府许多的东西。
      夜湛接了赏赐,上了折子以表感谢。
      皇帝看到折子上寥寥数语的几个字,心中一阵惋惜。
      不骄不躁,不邀功,不谄媚。
      若不是身子不好,未必不是不可培养……
      这个性子,是比夜凛更沉得住气的。
      皇帝脑中想到夜凛这些日子的作为,轻叹一气,摇了摇头,那么大的事,没有任何建树。
      这样的行为,可以说是明哲保身,但是对于未来君王来说,那就是没有担当。
      皇帝眼中露出失望的神情。
      又想到夜昊……
      重重的叹了一气,看着窗外,阴沉沉的天,许久没有回神。
      转眼到了六月末。
      虽然还没到晴天,但却没有再像之前一样下瓢泼大雨不停歇。
      老百姓们日日早起,第一件事便是看今日雨还下不下。
      空闲之余,大家提起湛王,谁不感激的说一声湛王是大恩人,救苦救难的菩萨。
      如此,一日一日过去,终于迎来了七月。
      当七月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的时候,整个京城一阵欢呼。

第35章 七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