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3章 有点疯狂[1/2页]

从1980开始 三SS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就是有这个一个想法。”苏辰点头:“但您也知道,这种东西,不是我这么嘴皮子?N吧?N吧就?N吧出来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有点意思。”赵老师抿了一口茶:“那你说说,你这个想法和电子计算机研究所有什么不同?而且他们去年才刚成功研制150AP高速数据处理机。”
      这个创建于1956年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在过两年,将会成立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也就是X想的前身。
      后来倪院士和柳传想理念不合,据说一个想搞芯片,一个想搞工贸,导致贸工技与技工贸之争。
      这可能关于到那个绕不过的坎儿——X86架构。
      X86架构可不是浪得虚名的,它的架构主要用于PC领域如笔记本、台式机、小型服务器;而ARM主要用于移动领域如手机、平板。
      但现在苏辰可以绕过X86,直接用ARM架构进行设计。
      而且要到明年,ARM的前身Acorn电脑公司才计划开发出用于路由器的ConexantARM处理器。
      所以,现在就是要打一个时间差。
      当年为了弄清楚贸工技与技工贸之争,苏辰可是看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
      苏辰起身,用粉笔在墙上的黑板上写了起来,边写边说道:“赵老师,您也知道电脑这种东西,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
      硬件,就是包括CPU之类的的东西,而CPU就相当于人体的大脑,没有大脑,这堆硬件就没有任何的用处,今儿我就斗胆说一下。
      提到硬件,我们就不得不提到1978年Intel发布的16位微处理器8086,它不单单是一颗芯片那么简单的事情,而是带来了一个架构,也就是X86架构。
      就算我们再开发出什么样的芯片,这个X86架构都会是我们绕不过去的坎儿,所以,我大胆设想,我们可以重新开发一个新的架构。
      而这个新的架构,我们再大胆设想一下,我们不运用到电子计算机上,因为我们肯定是抢不过Intel,但我们可以将其放到更小的产品上去。
      比如我们能计算机设计成为书本一样大小,拿在手上,能随时随地办公,而不需要像现在的电子计算机那么大。
      再假设,假如这个架构被我们搞出来,我们再搞出一套生态系统。”
      苏辰在黑板上写下‘生态系统这四个字,又画了一个圈,接着说道:“这个生态系统,我将其解释为,好比一个人,如果是在荒漠,肯定很难生存。
      但如果在城市里,食衣住行,样样都能得到满足,那么就可以很好的活下来,比如现在的电子计算机都是多运用于科研。
      假如我们开发出各种相匹配的软件,比如办公软件,科研软件,生活软件,而且所有的电脑都能通用,那这才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但在开发出这个生态系统前面,我们就必须要搞出一个自己的架构,还有自己的芯片,自己的光刻机,倘若哪天,国外的人不让我们用X86架构,我们也能有自己的一套东西。
      当然,这只是我一个人的想法,要实现起来很难很难,而且您也知道,我这个人很吝啬,有些东西需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放心。
      这就是为什么我要选择做二道贩子赚钱的原因,我也跟您说实话,不是我不爱国,事实上,我很爱国,但我不希望有人掐住我的脖子。”
      赵老师本来听得兴趣十足,一听到苏辰这句话,瞬间倒了胃口。
      “合着你觉得我会把你卖了是吧?”赵老师一脸鄙夷:“所以,你现在也只是有这么一个想法?但是不知道怎么干?”
      苏辰点头,因为他只是知道大概的东西,哪里能样样精通?
      但是他大概知道arm的架构。
      赵老师摸出一支烟点上,深吸一口,缓缓吐出一个烟圈,大概过了有两分钟,才开口问道:“也就是说,你提到的这个新架构,有点难以实现?”
      “这您可就为难我了,要是好实现,我早就直接去搞了,而且您也看到我现在连电子计算机都没有。”苏辰说道:“毕竟电子计算机这个东西不是我们中国人设计出来的,除非我们能用中文编译。”
      赵老师又沉默了下:“如果这个东西搞出来,你觉得要多少钱

第113章 有点疯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