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一章 识时务者[1/2页]

汉末之我来了 云开月明19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蹇硕一夜好眠,第二日早上,朝食过后走出甄家大门,逛无极城的大街小巷,以及坊市,发现冀州甄家的确是不负盛名。

 道路两旁,几乎全是甄家的店铺,除了盐铁以外,衣食住行,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方方面面。

 “甄家的生意还真是品类繁多啊,一年肯定收入不少吧?”

 蹇硕是从心的发出这么一句直率感叹,并无他意。

 但是这么一句感叹,可是让跟随的甄钰和向导皆是微微一愣。

 他们俩都有些摸不透这位天子亲随常侍的想法。

 至于,他此言乃是否索要钱财之言,在甄钰和向导看来应该不会是这个。

 毕竟,这算是有个外人还在一边看着的情况呢!

 再则,那些不法宦官这才被灭了多长时间?这个天子身边的红人应该不会如此不智。

 前后反复思量,甄钰始终没有想出其中的关键,斟酌着回道:“回禀天使,甄家经营之物,多为普通民用之物,赚些辛苦费,图个薄利多销罢了!”

 “薄利多销吗?”蹇硕不懂经商,也不喜商人,但奈不住陛下懂陛下喜欢啊!

 “如何个薄利多销法?”秉持着不懂就问的心态,蹇硕的语气神情都诚恳认真。

 “嗯~”甄钰组织了一会儿语言方慢慢解释道:“薄利,就是保持商品价低利薄。

 多销,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低价扩大销售,增加利润总额。

 薄利可以满足大多数购买者的低价心理,符合其购买水平。

 故薄利可以促进多销,多销可以加快商品周转,并且销售成本得以降低。

 虽然单个产品利薄,但因销量增大,利润总额却也可以增大。”

 “这样啊!”蹇硕虽然依旧不大懂,但这番话是记在了心里。

 对于甄家商行是不是所有商品真的在薄利多销,恐怕是只有天知地知和甄家的老少家主方知了。

 对于这种避重就轻的回答,蹇硕虽然心里稍有不满,但没有表现出来。

 毕竟,商业利润和人家的收益是属于机密。不可能告诉外人。

 人甄家主避重就轻的回答是对的,他自己也只是随口一问而已,不期望人回答出正确答案。

 像甄家主这种大商人,他说出来的话能够有三分可信,已经可以算是个实诚人了。

 要说他没做过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事,谁来也是肯定不会信。

 看到蹇硕若有所思的不再说话了,只一边慢走,一边认真观察两边的商铺、来往客人。

 甄钰善于察言观色,对待皇宫里出来的内侍,更是观察仔细。

 哪怕蹇硕只是有一秒的轻拧眉头,也让他捕捉到了。

 他一时间倒有些忐忑起来,总觉得自己是不是疏漏了一些什么。

 一路走一路观察,蹇硕最后在牛马市上停下了脚步。

 他让甄家主和那名张向导在外面稍等一会儿。

 面目平淡的上前观察驽马、战马,又听那两对人在那观马讲价。

 蹇硕一眼看中了一匹枣红马,应该可以驯为军马。

 他喜好武艺,也学过些相马。

 见那马耳如撇竹,眼如鸟目,龙脊、麟腹、虎胸,尾如垂帚。

 头骨棱角成就,前看、后看、侧看,但见骨侧狭,见皮薄露,鼻衡柱侧,高低额欲伏,台骨分明,分段俱起,视盼欲远,精神体气高爽。

 禁不住心喜,他上前抚摸了几下枣红马的马头,仔细观察它的牙口、行止。

 立蹄攒聚,行止循良,走骤轻躁,毛鬣轻润,喘息均细,擎头如鹰,龙头高举而远望,淫视而远听。

 前看如鸡鸣,后看如蹲虎,立如狮子,可辟兵万里。

 胸臆欲阔,胸前三台骨欲起,分段分明,鬣欲高,头欲方,目欲大,而光脊欲强壮有力,腹胁欲张,四下欲长。

 耳欲紧小,小即耐劳。目大胆,大胆则不惊。鼻欲大,鼻大则肺大,肺大则能走。

 这样的良马,不知道甄家如何弄到手的?是在汉军营买到的,还是从草原上异族手里交易的?

 于是,他相马完成了并开始主动问价。

 马市主事打量了一眼蹇硕,又小心翼翼地探头看了一眼站不远处的家主,报了个比较合适的价格。

 “二十六万钱!”

 报完后,他小心解释道:“这是从草原上南匈奴那里交易过来的牡马,且是善战的良马!”

 “鄙人不说这匹马可以日行千里的大话,日行五百里,这绝对不是虚言。”

 蹇硕边听边点头。

 这时,甄家主走过来,对卖马的主事讲,将这匹马送给蹇硕。账记下就是。

 蹇硕迟疑了二秒,便答应了。他收了马,带回去送给陛下。

 他前些时日才听陛下念叨过,“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

 后面的半句话,他不大懂,但陛下想要一片好马的意思,他还是懂了的。

 陛下在关心此时大汉的六畜以及税收情况。

 他说,市场需求与供应量都影响着马匹的价格。

 还说汉初的时候天子连四匹白马都凑不齐,后来孝武皇帝为了草原上匈奴之事,大力发展马政。

 蹇硕想到陛下登基以来的各项举措,再考虑到战事需要的大量军马,这大概也是陛下很是关心马政的原故吧!

 在洛阳皇宫的天子不仅是关心马政,而且很是关心物价。

 汉初时,米一石卖一万钱,一匹马卖一百金。

 那时1金大概是三百余钱,也就是说一匹马三万余钱。

 “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馀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史记·平淮书》

 到了汉武帝这也是鼓励蓄养马匹的,为了激励天下百姓,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的牡马价格高达二十万钱。

 “牡马”指的是雄马,与之对应的是“牝马”,也就是雌马。

 案《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有人因为以十五万钱的价格卖马,非法获利在五百钱以上,被免官。

 “坐卖马一匹贾钱十五万,过平,臧五百以上,免”——《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案《九章算术》,有关于牛、马价格的计算题,其中马价为5454钱,牛价为1818钱,只是所处的年代难以确定。<

第九十一章 识时务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