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热效率难以提高。而且它是一种往复式机器,惯性限制了转速的提高,其工作过程是不连续的,蒸汽的流量受到限制,也就限制了功率的提高。

 朱信现在研制出来的第一台蒸汽机,其动力明显就不稳定,而且动力也不是特别的足够。

 最为要命的事情,主要还在在钢铁工艺的焊接上。

 其实,早在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着的《天工开物》,作为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着作,在其中内容当中,就有提到锻焊大型船锚的工艺。

 可以用筛过的旧墙泥粉撒在接口,与铁质锤合,使接口没有缝隙。

 时间来到十九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西方发生,焊接技术也开始步入新时代。

 在古代,工匠只能通过烧炉火作为热源,能量不集中,无法达到高温,不能应用于大面积的焊接。

 工业革命当中,对于椭圆形的球体汽缸的制作,还得主要使用铆接技术。

 铆接的锅炉外壳,再结合传统的锻焊、钎焊法,这才完成整个锅炉的制作。

 先进的焊接工艺,还得到了工业革命后,电力的发展带动电能在工业上的应用,为焊接技术搭建了更高的平台。后世应用最为广泛的电焊技术之一——电阻焊,正是在这个阶段应运而生。

 “噗噗噗!”

 因为焊接的并不完全密闭,很快就出现了漏气的情况。

 众人一见,顿时大惊失色。

 “快,把打开阀门,泄压,另外把火灭了!”朱信无奈,只好赶紧指挥手下,立即七手八脚地灭火泄压,以灭产生爆炸。

 半晌,等众人重新再进行检查的时候,果然发现了好几处漏气的地方。

 “不行呀,咱们还得加强这个焊接。”

 朱信无奈,只能交待白老头,把锻焊、钎焊法、铆接等等几种方式,能使用的都使用一遍,总而言之就是要保证密闭性。

 “还有这个热效率太低,,按燃料热值计总效率不超过3%,按照基本原理,蒸汽机的热效率低是蒸汽在缸内冷凝造成的,所以我必须倒腾出一个分离冷凝器。”

 这个事情,当年瓦特就是这样改良的。

 1764年,学校请瓦特修理一台纽可门大气式蒸汽机,在修理的过程中,瓦特熟悉了蒸汽机的构造和原理,并且发现了这种蒸汽机的两大缺点:活塞动作不连续而且慢;蒸汽利用率低,浪费原料。

 此后,瓦特开始思考改进的办法。直到1765年的春天,在一次散步时,瓦特想到,既然纽可门大气式蒸汽机的热效率低是蒸汽在缸内冷凝造成的,那么为什么不能让蒸汽在缸外冷凝呢,瓦特产生了采用分离冷凝器的最初设想。

 按照瓦特的改良设计,冷凝器与汽缸之间有一个调节阀门相连,使他们既能连通又能分开。这样,既能把做功后的蒸汽引入汽缸外的冷凝器,又可以使汽缸内产生同样的真空,避免了汽缸在一冷一热过程中热量的消耗,据瓦特理论计算,这种新的蒸汽机的热效率将是纽可门大气式蒸汽机的三倍。

 “说干就干!老白,你继续提升密闭性,不管你用什么办法,都必须尽快给我完善这个设计。然后你再找些人来,我要设计分离冷凝器,这样这样才能提升效能!”朱信咧嘴笑道。

 这一切,让白老头顿时感到十分懵,在他眼里,朱信现在简直就陷入到了一种癫狂当中。

 对于朱信来说,自己不过是才刚开始往工业狂人方向发展。

第328章 工业狂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