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13章 好消息[2/2页]

重生蔷薇岁月之1979 卫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又劝周晓聪和廖思渝随便吃。

 两人这时候更加拘谨。

 一开始夏臻说他们是干部子弟,开车过来,他们还没有直观的感觉。

 现在听说他们过年时,都是保姆给他们做饭菜,这才明白彼此的差距有多大。

 就他们所知,舜江县用得起保姆的,真的没几个。

 只怕那个耿启中家里,都未必会雇佣。

 毕竟现在时代不同,如果能自已动手,肯定不会花钱请人干家务。

 等到主食上来,马万喜和于永攀可能真的饿了,夹起一片藕粘糖后,大口吃起来。

 这道主食姑苏和沪市都有,两人不陌生。

 “这肉粽也不错,放了很多配料,味道比小吃店的美味许多。”见他们没有碰粽子,夏臻又介绍了一下。

 他是照着前世的禾城肉粽配的材料,不过配料放得更多。

 毕竟是自家人和家人吃的,没必要小气。

 禾城肉粽主要配料是猪肉、咸蛋黄和香孤这些,夏臻在里面加了土鸡肉和河蟹膏,肯定更鲜美。

 “好吃。”听了他人介绍,两人夹起尝了尝,发现确实不错,于是分别吃了一个。

 周晓聪和廖思渝也是第一次知道,同样夹来品尝。

 他们家当然也包了粽子,只是普通的白米粽和赤豆粽。

 白米粽没有任何配料和调味,赤豆粽稍微丰富一点,加了些豆类和红枣。

 豆类主要是赤小豆、花生和白色的芸豆,剥开后颜色会特别漂亮。

 在夏臻家吃了好几次饭,因为菜好吃,他还真的没碰过主食。

 “到时也带一些回去。”夏臻得意地回答。

 年前包粽子时,就猜到是这个结果,所以特意多包了一百个,足足煮了两大锅还没放下。

 最后和藕单独又煮了一锅,才全部煮熟。

 填饱肚子,马万喜和于永攀才恢复了活力,提出去外面逛逛。

 既然来了舜江县,肯定得见识一下。

 特别是现在每个地方变化非常快,用日新月异形容都不为过。

 只要一段时间没来,就会发现完全不一样了。

 夏臻自然没意思。

 又邀请周晓聪和廖思渝一起去。

 两人这次没有犹豫,直接答应了。

 解放路此时人声鼎沸,逛街居民的说话声,和小贩们吆喝声混在一起,感觉特别热闹。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听说这边的臭豆腐非常有名,我们买几块尝一下?”路边的油炸摊里,忽然传来一股古怪的味道,马万喜忽然想到一个传说,就好奇地对夏臻说道。

 他是真正的吃货,虽然肚子已经填满,可是想到这边的特产,还是想见识一下。

 这时候出一趟省可不容易,既然来了,肯定不能错过。

 他还计划明天去一趟越州市,看看周先生的故居,和语文课本里写的有什么区别?

 正好父亲过几天就要过来上班,他算是提前去打探一下那边。

 “没问题。”夏臻是了解他,自然不会劝什么。

 正好一个摊位此时人不多,排队等了五分钟,就马上轮到了。

 买了十块臭豆腐,让每人尝一尝就行。

 放上这边特有的辣湖,把油纸包递给马万喜。

 “还真有股臭味。”马万喜接过后抓起一块,放到鼻子下闻了闻,夸张地笑道。

 说完,放进嘴里,大嚼起来。

 于永攀见了,也不肯服输,抓了一块放进嘴里。

 其实还没夏臻家的美食好吃,只是吃个新鲜,他还是和马万喜把臭豆腐全部吃完了。

 “没想到这样一座小县城,居然这么热闹!”过足了嘴瘾,两人不再考虑吃的东西,专心欣赏起这边的街景。

 他们两人一个在地级市,一个在直辖市,什么大场面没见过?

 原以为舜江县会像乡下地方一样,冷冷清清的,没想到完全和想像的不一样。

 “就这条街人多一些,其它地方没什么人做生意。”夏臻解释道。“不过这一切都是暂时的,你看着好了,用不了多久,周围的商贩会越来越多,核心城区也会变得越来越大。”

 一开始只有这边人流比较集中,慢慢地青春路、新建路和凤山路也会开满店铺。

 然后是横街和人民路,也越来越热闹。

 老百姓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只要有人走出一条可行的大道,大家就会跟着学。

 “有道理。”马万喜点头认同。“如果面积特别大,那就不正常了——”

 这是父亲调过来后的工作,让越州市区和下面几个县城,在他的治理下,变得越来越发达和繁华。

 “对了,这两天正跟人商量一个项目,原本打算回学校后,再跟你们说,既然你们来了,就提前跟你们说一下。”夏臻带着几个,走到旁边相对安静的巷子里,把自已接下来的打算简单说了说。

 反正马叔叔马上要过来上班了,提前知道这件事,可以花更多时间,统筹考虑一下如何做。

 不管什么项目,站在不同的立场,看法就会不一样。

 贺建权考虑的是让老百姓赚钱,获得正绩。

 而自已和耿启中他们,考虑的是如何利用这个项目,一方面帮地方政府解决因难,同时获得个人收益。

 马应辉和耿星河考虑的重点肯定不同,他们必须保证上下各部门听从协调和安排,互相配合,有效执行,才能完成这个大项目。

 如果有人唱反调,或者暗中搞破坏,就会出大问题。

 所以这个项目对马应辉而言,比对耿启中更重要。

 他可以通过它,团结一部分人,让自已尽快进入角色,获得各方面的支持。

 或许这样说有些现实,问题是没有好处的事,很难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尤其他是过江龙,承受的压力无疑更大。

 “夏臻,认识你这个朋友,真是我们马家的幸运。”马万喜听完后,激动地搂住他。“这几天父亲经常一个人坐在书房里,为到了新环境后,如何开展工作发愁,你拿出这样一个项目,可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啊!”

 这不是他说客气话,而是真的觉得今天来对了。

 旁边的于永攀听了,也觉得不可思议。

 这个夏臻真的太厉害了,居然会想出这样的项目。

第313章 好消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