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正和老夫的意。”
“……”
良久,皇极殿安静下来。
永平帝对着徐且筹道:“这个方法甚好,既然方法是你提出的,那么几日后景国来人就由你来招待吧。”
徐且筹一愣,惊呼道:“陛下,这不归吏部管呐,这这越权了呀”
永平帝点了点头道:“无妨,你且随便招待,不必忧虑,只要拖住其就好。”
听到这徐且筹明白了,永平帝根本就没打算好好招待景国使者。
关于北疆的问题,永平帝和朝堂滚滚诸公的态度就是:要打就打,不打别哔哔。
想通了这一点徐且筹便放下心来,几个讨要说法的使者罢了。
不足为虑。
……
皇城,阳正门。
一队士兵庄重的捧着一张告示,将其贴在了阳正门门口的一块石墙上。
贴完之后士兵分列两侧,百姓瞬间就围了上来。
“什么,上面写的啥?”
“别挤,别挤,等老夫好好看看!”
“有人识字吗,念一念呐!”
“别急别急,不是有宣读吗?”
“……”
良久,一个儒袍学子见人来的差不多了,开始道:
“安静,安静,大家安静一下!”
这位儒袍学子乃是朝廷的门下宣讲,这是朝廷专门为一些家境贫寒的学子所设立的不入品的官职。
主要职责便是给有些不识字的百姓宣讲一下告示,这样便可得到一些银钱,虽然不多,但也足够七天八天的饭钱。
儒袍学子随即便开始了朗读:“永平十九年,……”
读完之后,歇息半个时辰,又读了一遍。
就这样,反反复复,直到太阳落山才能停下来。
皇城城门,内九外七皇城四。
二十道门,皆有这种门下宣讲。
虽然效率不高,但在经过人们的口口相传,也算是基本上把告示的内容通知全城了。
“嘿,听说了吗?景国那个什么达被咱们萧青将军给斩了?”
“害,早就知道了,据说都没超一个回合,直接被斩首。”
“不是,明明是双方大战三百招,最后扎尔达跪地求饶来着!”
“为啥打呀?”
“景国一个什么将军跟咱们争归云川的归属……”
“哼哼,景国的小崽子们又皮痒了,当年圣武皇帝在的时候他们怎么不敢哔哔,让给他们他们都不要,这能怪谁?如今倒好,开始说成是自己的,不要脸。”
“据说过几日就要有景国使者来交涉?”
“哼,要是圣武皇帝还在他们敢狗叫?唉,可惜呀!”
“诶,兄台这话可不兴说”
“无妨,永平皇帝其实也还不错……”
“……”
魏宁是在去沈府的路上知道这个消息的,不必刻意去看,单单一路上人们口耳相传便让其知道了大致经过。
脑海中浮现御国和景国地图。
归云川乃是位于北疆古昆州最北端的一处要地。
归云川地势高耸,两崖峭立,一线微通,前后具是平原,算得上是一座兵家要地。
当年圣武皇帝在时曾将景国打到俯首称臣,便将此地割给了大御。
但自从圣武皇帝失踪后,景国便逐渐跳脱了。
近几年更是明里暗里的想要把归云川给要回去。
甚至提出将归云川买回去的建议。
简直就是贻笑大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景国见此法不成,故此近几年总是明里暗里的挑衅,甚至暗自陈兵在边境。
今年两国摩擦更是愈演愈烈,偶尔也会爆发一些小型交锋。
镇边大将察觉景国欲行不轨,上书往归云川增兵。
永平帝不仅增兵,还将李坚白将军调任了过去。
李坚白乃是两朝元老,精明果敢。
当年跟随圣武皇帝征战,大小战役不下于一千场,山海境修为武者。
更是被封为镇远侯,征北将军。
麾下大将多如牛毛,麾下军阵最高曾阵斩过山海境中期的大修士。
即使在大御武将之中,也足以排进前七。
景国镇守边境的武将赵归才实力不弱,却仅仅只有山海境初期。
本来他以为御国武将依然是先前镇守归云川的,没想到竟然换成了李坚白,故此也只是敢出言挑衅一番。
两国交锋,本来一些言语上的争锋就够慎重的了,如今死了人,更是难以收场。
魏宁身为大御人,对于萧青将军阵斩敌方大将自然是钦佩,可这样一来景国那边肯定又要要说法了。
真不知道那个倒霉蛋会被安排接待景国使者的事。
现在两国虽有开战的迹象,但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开战。
马上即将进入九月,这一季的粮食还未丰收,现在开战,不太保险。
至少也要到秋收过后。
秋收过后,粮食归仓,百姓丰实,不论是哪国,都能悍然迎战。
不论对于武者还是普通人,粮食都是极为重要的。
普通人一日三餐,自然不必多说。
军伍之中,士兵将军大多都是武者。
只有极少数是修士。
而修士武者征战,所需要的乃是名为气血丹和回气丹的丹药,气血丹能恢复武者气血,回气丹能及时恢复修士灵气。
有了这些,军队才能长时间高强度持续作战。
而一些制作气血丹和回气丹的原材料也是需要灵材或者灵植作为根本。
那些东西,一般也是在秋季成熟。
所以,在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下,这个仗,在十月之前应该打不起来。
魏宁放下书本,走上了四楼。
走到特定的书架前,仔细观看。
按照现在的速度,最多七天,魏宁便能将云儿所说的书看完。
随着魏宁观书的精进,对于秦观礼也逐渐好奇了起来。
因为从这些书中,魏宁可以看出秦观礼是一个有志向的人,因为这些书所涉方面很多。
水利,建筑,天文,地理,民俗历史,五行八卦……
一般参加科举的人是不会看这么多的书的,也没有精力看这么多书。
而在参加科举之时还看这么多书的,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秦观礼觉得自己考不上,故此想要多学个一技之长,而这显然不可能!听云儿说秦观礼后来考中了榜眼,显然这种成绩可不是谁都能考的!所以这种可能魏宁首先便排除了!
而另一种就是秦观礼非常自信,自信自己绝对能考上!
而且还是轻而易举的考上!
故此才会将精力放在其他方面!
魏宁微微一笑,自言自语道:
“这位前辈野心不小呀,怕不是冲着丞相去的!”
喜欢。
第一百六十七章 军情,议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