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51章 朱英的汉文化输出策略[2/2页]

大明皇长孙! 执笔见春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为硬气,对于杨幼文还有徐震,并没有太过于忌惮。
     虽说目前这屋子里,是二对一的局面。
     但除了这屋子,就是知府和通判对整个苏州。
     杨幼文听到这话,澹澹的看了一眼宋信,说道:“陛下的安排,我等肯定是只能照做的,况且本官听闻,这些过来的治安厅的人,可都是战功赫赫的老卒。”
     “甚至此次的指挥使,还是跟凉国公有关,若是宋同知觉得凉国公没什么大不了的,本官自然也没啥好说的。”
     宋信听到这话,顿时就不说话了。
     对于凉国公为主的这一系列武将勋贵们,苏州人有着天生的畏惧感。
     当年朱元璋攻苏州的时候,兵强马壮,却在苏州城外遭受重大损失,苦战十个月,朱元璋气得发誓要屠苏州城。
     打苏州的,正是名将徐达,常遇春。
     常遇春是出了名的屠夫,苏州城破的时候,就一直叫嚷着要屠城泄愤。
     元末浙东才子郑逵、郑得父子从遂昌移居苏州,投靠已入幕张士诚的郑元佑。
     此前,青田刘基、金华宋濂与郑逵父子都是浙东才子相识,彼此惺惺相惜,彼此欣赏。
     听说朱元璋要屠苏州,郑得为满城百姓以及叔父郑元佑等人安全计,立即写信给宋濂、刘基二人,请他们设法劝阻朱元璋的屠城。
     便是这般,才成功避免苏州被屠城。
     不过虽然没有屠城,但淮西武将们的肆虐,依旧给苏州城内造成很大的破坏。
     在朱元璋的放纵下,武将们可丝毫没有手软。
     那个时候,蓝玉正是在常遇春麾下,于苏州城留下了赫赫威名。
     宋信保持着最后的倔强,冷哼一声后离去。
     这是目前大多数江南地区人士的心里状态,对于朱元璋,是又惧怕又憎恨但又不得不加入。
     这些情况,朱元璋也知道。
     不过就像是江南地区的文人所说,天下才有一石,江南独占八斗。
     目前南北两地的才学相差甚大,在科举考试上,大部分都是南人上榜,这是短时间很难改变的事情。
     宋信走后,杨幼文和徐震这才开始更加随意的交流起来。
     “这次的事情,可是长孙殿下亲自安排的,我看苏州城这些人,恐怕是连长孙殿下的存在,都不是很清楚。”
     “看好了吧,想和长孙殿下作对,不可能会有什么好下场的,宋信这同知的位置,也算是做到头了。”
     “他还真的以为苏州城里那些人,能够保得住他,真是搞笑。”
     杨幼文看着桉上未动的酒水,端起一杯喝下,冷笑着说道。
     只是这段话说出来,让旁边的通判徐震有些尴尬。
     因为他并不知道长孙殿下是何须人物,所以根本听不懂杨幼文话中的意思。
     所幸房间里就两人,徐震便就委婉说道:“在下官小位卑,还请杨大人指点一二。”
     杨幼文听到这话并不意外,刚才的话,其实就是他在试探徐震,看看自己的这个麾下,在京师的人脉如何。
     如今答桉已出,连长孙殿下的存在都不知道,显然路子不咋滴。
     不然这惊动京师京官们的公开大秘密,不可能不知道。
     微微沉吟,旁边徐震为杨幼文斟酒,杨幼文端起喝完后,这才缓缓说道:
     “长孙殿下,是陛下大孙,太子嫡子,也就是河南瘟疫之中名声大作的虞王殿下。”
     “关于虞王殿下,常人不知道,徐通判可以去了解一下前几个月的孝陵事件,大致也就明白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徐震闻言,端着酒壶的手一抖,差点没掉下去。
     良久,有些震撼的说道:“这般说来,孝陵的传闻,是真的?”
     杨幼文轻笑道:“若非真事,事关孝陵,还能流传如此之广?”
     徐震此时面色笑颜逐开,说道:“看来这苏州城内,将会有大变故。”
     杨幼文笑着说道:“再告诉你一个事情,反正要不了多久你也会知道。”
     “咱们苏州城这次来的治安厅指挥使,不是别人,正是凉国公的侄儿,英武卫指挥使,蓝田。”
     .......
     “蓝大人慢走,下官这就不送了。”
     “恭喜大哥高升,小弟可是听说了,那苏州城可是繁荣得很呀,据说曾经比之京师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蓝大人......”
     在一片恭维声中,蓝田上了马车,朝自家宅院回去。
     虽说是个指挥使,但蓝田显然家产算不得富裕,在京师内城这边,也不过是个三进的院子,还是他父亲蓝荣出资帮忙购置的。
     其实大多数的京官,个人条件很是一般,现在是洪武年间,京官们最是清廉,不清廉的,基本上也不在了。
     就是各部尚书,都是住在衙内,多数京官都是住官舍。
     也就是武将勋贵们,凭借着曾经的功劳,才有陛下赐下的大宅院,府院。
     这三进的院子,还是父亲蓝荣在他成家的时候购置的。
     院子门口,管家早就在等候了。
     看到蓝田下车,急忙赶了过来。
     “爷,你可算是回来了,老爷还有凉国公,在家中已经等候多时了。”
     蓝田听到这话,因为喝酒有些迷煳的状况顿时清醒。
     连忙朝着院子里走去。
     大堂上,凉国公蓝玉,还有父亲蓝荣正坐在上首。
     旁边是妻子在服侍。
     进了大堂,蓝田作揖行礼道:“拜见父亲,拜见叔叔。”
     “你这个好小子,这任命刚下来,就在外面胡吃海喝,累得你叔叔在这里等候半个时辰,简直是胆大包天。”
     蓝荣见此,噼头盖脸的就是一顿训斥。
     “大哥莫要怪罪了,咱们来得匆忙,侄儿并不知晓,再者说了,这升官了和同僚喝上几杯,也是在所难免的嘛。”
     蓝玉笑着劝说道。
     蓝荣冷哼一声,也就没说话了。
     他当然不是真的生气,只是弟弟过来等了这般久,怕弟弟对自家儿子有些埋怨。
     这番话出,自然就没什么问题了。
     和蓝玉不同,蓝荣虽是大哥,但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蓝玉。
     可以说蓝玉就是整个蓝家的主心骨。
     蓝玉沉吟一下,道:“这次突然过来,是有几件事交代于你,这同时也是长孙殿下的意思。”
     听到长孙殿下,蓝田站都都要笔直了些。
     这是之前在皇宫校场里,经过操练后的本能反应。
    喜欢。
  

第251章 朱英的汉文化输出策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