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46章 七日奏报[1/2页]

大明皇长孙! 执笔见春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英其实很清楚老爷子心中的意思。
     朱元章的年纪已经越发大了,就如今的年代来说,可以算是真正的高寿。
     一年一年的,谁也不知道还能活到什么时候。
     按照历史上记载着,朱元章最终是享年七十一岁,按照现在算起来,只剩下五年了。
     现在的情况,便就是老爷子想看着自己来真正的掌控朝政,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未来大明的发展。
     趁着自己现在的身体状况还算好,还能有给大孙擦屁股的机会。
     有道是新官上任三把火。
     但现在的朱英,显然已经没有了这个必要。
     在第一天上朝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让下边的大臣们,有事禀告,无事退朝。
     曾经可能要一两个时辰的朝会,在朱英的安排下,仅仅不到两炷香的时间里,就已经是散会了。
     后边垂帘听政的朱元章,也是一脸的懵逼,直到所有的大臣全部都走光了,这才反应过来。
     原本想要说些什么,但迟疑片刻之后,朱元章还是没有说话。
     “爷爷是不是有些好奇,为何孙儿这般早就退朝了。”
     朱英主动上前搭话。
     朱元章笑着说道;“你自然有你的想法。”
     话虽如此,但是语气还是有几分不对劲。
     朱英解释道:“今日早些退朝,是为了给大臣们,也是孙儿一个缓冲的时间。”
     “孙儿昨日查阅了朝廷上的所有事务后,发现了一个问题,那便是大多数的事情,几乎全都是老生常态,并不是说马上就能解决的。”
     “而能够马上解决的事情,大臣们基本上也不会说特意的麻烦过来。”
     “如若是一个上午的时间里,都在朝廷中来聊这些事情,是非常的耽误时间。”
     “因此孙儿觉得,许多事情应该是给予大臣们一个解决的时间。”
     “如果解决不好,再去问罪也不急。”
     朱英参加过一年多的早朝了。
     他发现其实早朝大多数时候,并非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展示皇权的威严。
     这固然是些效果,但这威严展示给朝廷中的大臣们,并无太多的意义。
     虽说能够上到奉天殿的,绝对是人才中的人才,不管是智商和情商,可谓是极高的。
     但每天用一个上午的时间,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这就让朱英感觉到很是无聊。
     这里头涉及到一个问题。
     那便是假若一个大臣有事情上奏,那么整个文武百官,都要因为他的事情来进行一个等候。
     等着皇帝跟这个大臣聊完,然后进入到下一个事情。
     一个时辰两个小时,可能就是五六个事情差不多了。
     繁忙的地方,还是在于批阅奏章。
     “咱本来还想看看大孙如何执政,没想到直接给咱来这么一套。”
     “也罢,咱现在也看不出来你的想法,便就先按照你的意思来办吧,先看他一个月,到底是成效如何。”
     朱元章只是短暂的思索之后,并没有直接否定朱英。
     他很清楚,这是大孙特意展现给自己看的,即便是现在不答应,往后等自己去了,这大明依旧还是会按照大孙的安排去进行。
     他之所以让大孙执政,就是想要看看,在自己走后,大孙到底会如何来做。
     现在直接否定的话,那就看不到了。
     一个月的时间,朱元章觉得基本上也能看出一个好歹来了。
     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即便是一个月不开朝会,实则也没有什么太重要的事情。
     便就让大孙继续。
     而实际上,下了朝会。
     才是朱英的开始。
     朱英的第一步,就是让郭忠将现在的五个尚书,全部都叫到华盖殿来。
     工部尚书沉溍,兵部尚书茹瑺,户部尚书赵勉,吏部尚书詹徽,刑部尚书杨靖。
     很快就到了华盖殿。
     朱元章自然是在屏风之后听着。
     “拜见太孙殿下。”
     五人恭敬的行礼道。
     朱英点点头,示意郭忠赐座。
     待五人坐下后,朱英便开始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如今六部尚且有礼部还没有尚书任职,已然是空缺了多时,在此会散场之后,诸位各自推荐一个名单给予本宫,到时候本宫再自行决定。”
     五尚书不知太孙殿下这是什么意思,便也只能作揖回道:“谨遵太孙殿下令旨。”
     朱英接着说道:“今日叫诸位过来,是要对各部门进行一番调整。”
     “往后六部事宜,不可大小事情随意上奏,按照户籍存档的流程,所有事情统一进行一个文字性的记载。”
     “各类事件,按照轻重缓急,分别设立,往后部门的考核,也是按照政绩的形式进行一个划分。”
     “不管是责任还是功绩,都必须要落实到个人的头上,不可推诿,不可转移。”
     .....
     朱英细说着条例,这些规章制度,其实已经是他想了很久的事情。
     具体的参考,自然是前世中的记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简单点说,就是朱英现在等于是把权力极大程度的下放,在权力下放的同时,责任也跟着一起落下来。
     也就是说,假若有一件事没有办好的情况下,触及到了皇室的利益,影响到了民生,那么这个责任就是从大到小,一层层的追究下去。
     朝会这边自然还是要开的,但关键目的已经不是处理事情了,类似于打卡差不多。
     假若有重要事情进行通知和宣布,自然就可以在朝会上提及。
     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重要的事不开会。
     这就是目前朱英所秉持的观点。
     抽身出来后,他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到其他的方面,进行一个调度和安排。
     在朱英的讲话完成之后,五位尚书心中是既惊又喜。
     喜的是权力在这个阶段,可谓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诸多事宜不必再另行请示,有了独断的权力。
     惊的是可以想到,在往后的日子里,压力也同时变得极大。
     曾经可以把问题直接抛给皇帝来决断,现在需要自己决断,而这结果的好坏,也完全是自己来承担。
     政务上要是有什么开展不好的地方,显然太孙殿下这里肯定是要兴师问罪的。
     朱英随后说道:“往后每过七天,还请诸位尚书都要交上一份日常奏报。

第546章 七日奏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