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87章 太孙办事,哪需要什么证据[2/2页]

大明皇长孙! 执笔见春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关祥海喉咙动了动,已经不知道怎么说了。
     到现在,他发现自己还是小瞧了太孙。
     其实这些对于朱英来说真不算什么,比起后世的一些大贪官,如今大明的贪腐手段显然要低级许多。
     关祥海的一些做派,也就只能忽悠下别人。
     其实就算是朱元章,也清楚关祥海并非什么清官。
     只是他确实有能力,让广东的形势很好,对于大明也足够忠心。
     “臣..有罪。”关祥海半晌之后,只能是吐出这个词来。
     朱英点点头:“你确实有罪,对于广东来说也有功劳,我可以给你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首先是关于香港牙行的事情,你要处理好了,那些已经贩卖到大明境内的昆仑奴,不管是谁,一个不能少的给我追回来,让他们去该去的地方。”
     “租赁的事情想必你已经有了预桉,直接就按照你的办法去办吧,应该会让我满意。”
     “给你半个月的时间,把这些事情都处理好,而后你就向朝廷请辞吧。”
     到了这个份上,关祥海自然不可能继续干下去了。
     再有能力,大明现在也不缺少这么个布政使。
     “谢殿下隆恩。”
     关祥海心里舒了口气,乌纱帽是丢了,但是老命也算是保住了。
     “先别急着谢我。”朱英摇头说道:“我不知道你贪了多少钱,也懒得详细去查。”
     “这次我来到香港牙行,是关于成立大明远洋贸易商会之事。”
     “总部驻地便就选择了香港岛。”
     “这些年你贪了多少,尽数都吐出去,把商会总部驻地建设好,剩余的钱就投入到商会里头去,算内帑的份子。”
     “办完之后你请辞,任职大明远洋贸易商会管事,去负责南洋那边的投资。”
     “你在广东干了这么些年,对于经济发展还算有些见识,如此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唉。
     现在对外开发,人才是太难得了。
     哪怕是锦衣卫,都没有能够掌控到关祥海的犯罪证据,这说明在经济犯罪这块,关祥海是非常有能力的。
     从小官员一直做到现在的封疆大吏,还是在广东这样的经济高速发展区,也能快速跟上京师的形势。
     这跟整体的把控是分不开干系的。
     按照现在的律法,对于关祥海的处理也就是追回贪污款项,处以十年以上的劳役。
     因为教化海外的关系,大概就是送到南洋或者倭国这些地方去做个教书先生。
     其实这里头还有律法的漏洞。
     严格来说关祥海至少是在目前的证据上,并没有收刮民脂民膏,而是赚的外商钱。
     大明律法里的规定主要是针对官员对百姓贪腐,对于外商并无规定。
     恰好现在大明远洋贸易商会缺人,让关祥海去负责,也算是很不错了。
     “多谢殿下恩典,臣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关祥海到了这个份上,是真的放下心来。
     原本都已经做好受罪的准备了,却没想到峰回路转。
     这么算来,也算是半身而退了。
     其实对于享受和钱财,关祥海确实还真没那么在乎。
     关于香港牙行的事情了结后,朱英这里也来到了关键部分。
     “现在说说吧,关于秦王燕王他们,现在是什么个情况了。”
     “毕竟你三儿子目前在倭国,可是很能受到燕王的信任。”
     朱英的这句话,可算是让关祥海真正的被吓到了。
     他没想到自己处心积虑准备的一切,在太孙面前如此不堪一击。
     “殿下,我自认为隐藏得很好,包括所有的人手,甚至都没有过任何关联,唯一联络的地方,也就是在那小面馆里。”
     “便是那面馆,我也是半月才会去上一次,并没有特定的时间。”
     “锦衣卫是绝对不会知晓的,怎得殿下能够如此清楚。”
     关祥海苦笑着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是真的想不明白,自己暗中准备的事情,怎么可能被太孙知道。
     朱英无奈的摆摆手:“我不知道,你说的面馆啥的,我也不清楚。”
     “只是我看卷宗的时候,你三儿子去了倭国跟着燕王,顺便诈你一段罢了,没想到你还真的跟燕王有联络。”
     “倭国九州岛有着海贸上的优势,四大藩王占据大量矿藏,本身就有私扣的行为,这件事宫里内部已经做过处理。”
     “四藩王想要对外倾销,肯定是要通过大明沿海,在这里头,必然是需要来自于大明内部的支持。”
     “对于这一点,其实并不仅仅是你,包括很多官员都无法拒绝,因为这对家族来说,完全可以开辟海外市场,并且人都在藩国,安全性也高很多,甚至可以作为家族的繁衍根基。”
     “你算半个大明的开国功臣,虽说没有立下赫赫功劳,但也一步步上来了。”
     “我那几个皇叔,本身也很早参与了到朝政之中,于大明的官员里有些人脉,是很正常的事情。”
     关祥海唯有苦笑了。
     人的名,树的影。
     对于太孙,关祥海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有许多惧怕情绪。
     或许就是因为准备得太充分,稍微有些苗头就让自己失了分寸。
     但问到关于藩王的事情,一下子就暴露了出来。
     他有三个儿子。
     但对于三儿子,才是最在乎的。
     因为在三个儿子里,三子最为聪慧,不管是哪方面都要远比另外两个儿子优秀太多。
     而原本可以作为继承人的大儿子,却因为在早些年间疏忽管教,现在已经不可挽回了。
     二儿子倒是孝顺,可过于中庸,未来不会有什么造化。
     到了他这个年纪,自然是更加在乎传承。
     而海外藩国,显然是好的选择。
     那里比之大明的官场,可是要轻松多了,况且因为初立的缘故,更加容易获得功劳跟权力,包括财富。
     内心做出一番挣扎过后,关祥海浑身有些发软,颇有些无力的说道:“燕王他们走私船,确实是经由香港岛,包括矿藏的销售,也多是在这边。”
     “关于具体的一些数目,我这里有一本账本,基本上都记录在册。”
    喜欢。
  

第687章 太孙办事,哪需要什么证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