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97章 教化海外[1/2页]

大明皇长孙! 执笔见春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其实朱英还是忽悠过蓝玉很多次的。
     比如让他交出所有的田产,以支持朝廷的决定。
     又比如让他去担任治安司大都督,看似平调,实则是把他拉出了军队之外,更好使得自己军事学院的学子对军队进行渗透。
     再比如要蓝玉去草原军事基地,暗示他如果能够拿下草原,甚至可以封王。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对于朱英来说,蓝玉对于军队的影响力太大了,如果他一直在五军都督府,那么根本很难下手。
     这也就是朱英了,即便是朱元璋这么弄都不好使。
     蓝玉之所以能够顺着朱英的意思去干,其实很大的因素还是因为两人之间的亲戚关系。
     在依靠血脉维系为主的宗族时代,这份关系极其重要。
     在蓝玉看来,这是自己的亲外甥孙,自己不帮谁来帮,如今外甥孙正是举目无亲的时候,怎么也不可能拒绝朱英的请求。
     更何况朱英是太孙,蓝玉俨然是他的娘家,心腹,哪里可能亏待蓝玉。
     其实到了现在,蓝玉已经是看出来了,这亲外甥孙还是用了几分手段。
     不过他不在乎。
     因为当年朱英把那份名册交给他的时候,他就知道不管怎样,自己都要站在太孙这边。
     如果没有蓝玉这个淮西勋贵的领头羊默许,朱英怎么能够这么顺利的掌控军队,当初矛盾爆发的时候,很多千户去找蓝玉,结果蓝玉是闭门不见。
     这样一来,大家也就明白了。
     军队里没有了主心骨,加上皇家的名义,朱英要是还不能掌控兵权,那还不如找个柱子撞死得了。
     而今日,公侯可封国的消息传到蓝玉这里的时候,蓝玉就知道此事必然会成,且自己也有一份。
     封国和封王,虽然意义不同,但成为一国之主,哪怕是大明属国,那也绝对是天大的诱惑。
     自从封诸侯国的消息在京师传开后,各公侯的门槛都要快被踏破了。
     很多世家都察觉到这是个巨大的机会,让家族更进一步的机会。
     四藩王在倭国的一些事情,于有心人的眼中并非是什么大的秘密,依靠着矿藏迅速发迹,那泼天的富贵,现在终于是要轮到自己了。
     如今海贸发达,许多家族又有海上的买卖,要是能够占据某个小国,这家族的万世基业岂不就是有了。
     按理说文官这边应该是大面积反对,雪花一样的奏章飞入宫中。
     然而实际上文官团体也异常沉默,这么大的事情,哪怕是在早朝的时候,都没有人站出来说一句,好似根本知情一般。
     这是大量的世家在发力。
     就算是有某个官员想要劝阻,也会被世家拦下。
     再是清廉的官员,他的背后也有宗族,亲戚,朋友。
     而这件事,除了朝廷的利益外,显然是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大孙你看,这些官员们天天喊着为了朝廷,为了咱如何如何,真正遇到在这种事情面前,一个个就成了哑巴。”
     “倒是有几个忠心的想写奏章,不过当天晚上就有人去劝阻了,他们比咱的锦衣卫鼻子还要灵。”
     “所以啊,人心叵测,真要是信了这些腐儒的,咱大明还能有现在这般模样?”
     华盖殿里,朱元璋冷笑着说道。
     锦衣卫监察京师,在京师发生的这些事情哪里能逃过朱元璋的耳目,而昨天晚上,显然大量的情报进入了宫中。
     朱英道:“爷爷说的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家贪图更多的富贵,武官贪图更大的功勋,此番封诸侯国,等于是给他们开了一道新的口子。”
     “如今这情况,哪怕是想停下都已经不能,所有的文武官员,世家富族都会联合起来,促进此事的成立。”
     “不过这样也好,到时候他们为大明版图的开扩,也会更加的尽心尽力。”
     “孙儿想着,准备弄个海外开荒令,先赐予一批公侯之家,数目不多,先弄个十几枚,也好过他们太过分散了,同时也能拿捏一二。”
     朱元璋笑道:“这个法子好,咱方才还想着一下子跑出去这么多人,咱都你有点把控不住,对于咱大明也有影响,如此甚好。”
     “此事已然发酵三日,也差不多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明日月朝,咱便把此事定下来吧。”
     如今朝会三日一开,叫做小朝。
     每月月底则开一次大朝,俗称月朝。
     倒是没有年关那么多人,不过京师七成官员都要参加,主要的内容是对本月的工作作一次汇报。
     因着现在官员数目的增加,即便是月朝也有一千多号人。
     月朝并非是在奉天殿进行,朱元璋改到了东宫大殿。
     之所以改动,这跟朱英对东宫大殿的设计有很大的关系。
     多处的回音设计让说话更加轻松,在足够安静的情况下,朱元璋讲话的声音能够传递到后排的官员那里。
     这也就避免了先前奉天殿后边官员听不到的情况。
     况且奉天殿也容纳不下一千多号人,挤着是能挤,可这样一来就没了仪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元璋只是去了一趟东宫大殿,就喜欢上了这里。
     甚至心中都隐约生出要把奉天殿砸了重建的想法。
     二月底大朝会。
     这次来的人特别多。
     除了已经去草原北伐的三王外,基本上能够上朝的都来了。
     五军都督府这边,更是满满当当。
     按照规矩,其实大部分的武官,尤其是都督之下的,是可以免朝的,他们通常需要练兵或者其他事情。
     但是这次对于武官来说,才是最大的诱惑。
     还有那些世袭的公侯,他们有些本身没有官职,但爵位可以享受朝廷俸禄,也可以不用上朝,但是在今日全部都到齐了。
     “凉国公。”
     “宋国公。”
     “曹国公。”
     “开国公。”
     “颖国公。”
     “魏国公。”
     文武百官见着几位国公纷纷见礼,这是大明目前仅存的五大国公。
     汤和死后,因为儿子早逝,孙子年岁还小,尚且不能继承公爵之位,据说孙子体弱多病,也不知道能不能撑到成年。
     李善长就不用说了,已然是满门抄斩。
     邓愈儿

第797章 教化海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