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17章 远征军的返回[2/2页]

大明皇长孙! 执笔见春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朱英点点头:“他来这般早,怕是还没吃早点,你让光禄寺准备两份早点,就让他跟我一起吃吧。”
     郭忠连忙道:“是,殿下。”
     今日并无朝会,你让兵部尚书茹瑺过来,朱英是打算跟他商量一下准备对付天竺的事情。
     海洋上的季风就要来了,而大明的宝船也可以借助季风启航。
     除了兵力的运输外,还涉及到大量的骑兵调度,包括一些后勤准备。
     宝船在这方面的作用很大。
     而且停靠在海边的宝船,就相当于一个移动堡垒,随时给蓝玉的军队留下后路。
     避免出现孤军作战的情况。
     自从草原平定后,朱英就开始准备调动草原上的骑兵。
     毕竟这么多的骑兵留在草原上其实也没有太大意义,而且因为玉米饲料的关系,战马也不一定只能在草原上牧场才能进行养殖。
     因此在最新的安排中,草原上的种马将会陆续向着大明内部进行迁徙。
     除了战马外,还有驮马。
     虽然大明的火车正在四处建造,但是马不管是作为骑兵,还是运输,都有相当大的作用。
     因此朱英也在让民间,地方官府,包括海商,去寻找各地的种马,以丰富大明马的数目和种类。
     开设马场,在如今的大明已经成为了一个新型的生意。
     在官府的引导下,许多商人也开始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
     一些并不适合耕种的土地,被开发成马场,用来进行马匹的养殖。
     可见在以后的日子里,大明马的数量会呈现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因为数目的增加,马匹的价格也会随之下跌。
     在坦克,汽车这些现代工业出现之前,未来的数百年里,马的重要性都占据了主要的地方。
     即便是现在大明有了三十万的骑兵,但朱英显然想要打造更多的骑兵队伍,这更加利于对其他地方的征伐。
     而对于蓝玉的军队,朱英正是准备再调五万骑兵过去。
     一些细节上,朱英要跟兵部尚书茹瑺商讨一番。
     对于朝廷准备攻打天竺的事情,兵部尚书茹瑺可要比朱英更加上心。
     兵部在战争之中,主要承担的是关于后勤的作用,但如果因为后勤的关系,从而导致增大将士的伤亡,兵部可是要负担主要责任。
     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在这些详细统筹方面的安排,朱英的能力并不会比常年处理这些事情的茹瑺要强。
     当然,因为关乎重大,所以朱英很多方面还是要听一下茹瑺的一些安排。
     甩手掌柜也不是代表什么事情都不管。
     “谢太孙殿下赐宴。”
     茹瑺没想到太孙还会让他一起吃早点,以边吃边聊的形式作汇报。
     这让他有些受宠若惊。
     其实茹瑺在出发的时候,已经是在路上吃过两个烧饼了,但面对太孙的赏赐,即便是撑着,那也只能吃啊。
     所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作为臣子就没有拒绝的道理。
     听着茹瑺做出的详细汇报,包括交上来的奏章,朱英也比较满意。
     基本上也看不出什么问题。
     接见茹瑺,主要还是表达自己对此事的重视。
     早点吃完,事情也基本上谈完了。
     朱英看着茹瑺一幅欲言又止的样子,不由问道:“茹尚书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说,不必忌讳。”
     茹瑺稍稍有些迟疑,而后说道:“回禀殿下,是关乎到一些各地卫所的事情。”
     “臣不知,该不该说。”
     朱英无语,都到了这份上了,你还问该不该说,难道我要说一句不该说吗。
     “只管道来。”
     茹瑺拱手作揖:“回禀殿下,是关乎到各地卫所的事情。”
     “臣最近这些时日发现,因为朝廷不断征兵的关系,从而导致军队的数目正在增涨,而有一些人,为了谋取自己的私利,擅自动用个人关系,插手新兵的调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臣一开始觉得,这并非是什么大事,因此也就没有多放在心上,然而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发现这等事情,竟在京营都已然出现。”
     “一些勋贵家族参与其中,暗中操控士兵入伍之事,但凡是给足了宝钞的,就让他们去到更好的军营,而没给钱的,就只能去到一些差的军营。”
     “这等不公平之事,目前已然在招收新兵之际广泛出现,甚至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明码标价之事。”
     “招收新兵,操练,调度事宜,目前主要由各地军事学院在负责,兵部无权插手,也无监管之人。”
     “臣认为,如果长此以往,必然滋生不良之风,也容易导致新兵满怀怨恨之心。”
     朱英没有因为茹瑺的一面之词,就直接选择相信,而是问道:“茹尚书可有掌握一些证据。”
     茹瑺苦笑道:“臣手里确实有一些证据,但这只是京师的一些地区。”
     “臣听闻,在京师之外,这样的现象尤其严重。”
     微微迟疑一番,茹瑺才继续道:“臣听闻,这里头的一些勾当,甚至有锦衣卫的参与。”
     说到这份上,茹瑺已经是冒了很大风险了。
     锦衣卫是皇帝直属机构,平常的大臣根本不敢得罪他们。
     朱英也没想到这个事情会牵扯到锦衣卫。
     如果锦衣卫真的参与了进去,那可就不是什么小事了。
     为了更好的掌控大明各地的情报,因此对于锦衣卫,朱英一直都在扩建之中。
     在朱元璋的手里,锦衣卫主要活动区域限制在京师之中。
     虽然其他地方也有锦衣卫机构,但人数很少。
     朱英入宫后,就逐渐把之前群英商会的情报人员,跟锦衣卫进行了一番融合,并且投下了不少宝钞,开始打造全国性质的锦衣卫情报机构。
     这也是为了更好的掌控地方上的动向。
     地方锦衣卫的权力,在很大程度上,还要超过当地的治安官,虽然他们主要是针对他国细作,后监督当地官员。
     虽然队伍的庞大,总会出现一些蛀虫。
     但是朱英没想到的是,竟然已经影响到了军队里。
     军队,是朱英的底线,任何人胆敢越过雷池一步,必然不能轻饶。
     不过这件事从茹瑺的口中说出来,朱英也要考虑,是不是兵部想要争夺一些关于新兵的权力分配。
     只是目前来说,严查各地锦衣卫的情况进行核实,才是目前的关键。
    喜欢。
  

第817章 远征军的返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