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按照赵明赫的推测,虽然李永标案与历史上有了偏差,但李侍尧依旧会向乾隆上书,谈论福建汉人商贾和洋人勾结的问题。
     因为现在的李永标案,对他更加不利,他更需要转移乾隆的注意力。
     按照乾隆对汉人变态的防范心理,肯定会狠狠地惩罚一批商贾。
     正好,这伍国莹祖籍就是福建,原来的名单是没有他,但赵明赫确信,这次一定有。
     接下来的几天,因为亲儿子的举报,李永标案在巨大的压力和铁一般的证据下,终于开始有进展了。
     只不过,事情逐渐向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李永标死不改口,坚持说是家人受贿,自己毫不知情,同时依旧有不少人为他开脱。
     案件从审不审,变成了李永标的罪重不重,但依旧是互相扯皮。
     这样下去,还是得上书乾隆,双方各执一词,然后让乾隆下达最后命令,最后大家一拍两散。
     大清的官场,查的不是案子,是人情世故。
     而李祁竟然为了自己活命,出卖父亲,直接官场震动。虽说是忠于朝廷,可不孝就是不孝,李永标是完蛋了,李祁的下场也不会好。
     这些恨他恨得牙痒痒的官员,一个个都想他死。
     赵明赫只能劝尤拔世,尽力帮他争取一个流放。
     “少爷,少爷,曹璧回消息了,他同意少爷的计划,只是说还有一些细节,请少爷尽快和他商谈。”
     赵明赫仿佛早有预料,说道:“嗯,知道了。你马上安排海船,这是大事,不可耽搁。”
     “是,少爷。”
     之前,赵明赫在李永标被押走后,立刻派人联系了曹璧。
     他要在台湾寻找一块好隐蔽的地方,建立新军根据地,派人去那里开垦生产,并在那里扩充、训练新军。
     待实力成长起来,他这个总座,就要歼灭清军,虎踞台湾。
     这个时期的台湾,发展的十分落后,总人口不到九十余万,汉人大概有七、八十万。
     甚至青藏高原的吐蕃(已经臣服于清),都比台湾发达。
     尤其是施琅家族帮助满清攻占台湾,让台湾成了施家的自留地后,为了获得满清对他们的信任,历代家主、嫡子都去大陆做官。
     对台湾的开发,仅仅停留在当地主收租的阶段,整个台湾自被康熙打下来后,发展就一直在停滞,甚至倒退。
     所以,上面有着大片原始森林,未开发的天然港口、海滨平地等。
     赵明赫也不贪,现在只需找个最好的位置,安置他的军民就可以了。
     不久,赵明赫乘船来到沙湾,曹璧像上次一样先来到这里等着。
     但与上次不同的是,他和他的手下们都换上了新衣服,手里的家伙也更换成更精良的一批,而且那些士卒,各个精神饱满,不再像以前那样贼眉鼠眼、瘦骨嶙峋。
     “哈哈哈,贤弟来得好啊。你看看,多亏有你的资助,我这里,也渐渐地有起色了,不少同道纷纷来投靠,我现在能指挥的人,已经到了这个数。”
     曹璧边说,边在赵明赫面前伸手摆了一个‘八字。
     赵明赫了然,这

第四十三章 决定了殖民高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