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9章 对话张之维和朱大典,筹备于潜战事[2/2页]

穿越明末:我成了满清死敌 小龙珺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鲁王小朝廷的战事一直由李毅全权掌控,朱大典一直没有机会插手,这次是他首次参与军务。
     朱大典想为大明上阵厮杀,但从刘忠到达金华后,朱大典对鲁王的态度发生了一些变化。
     唐王先登基,又得到各地的承认,堪为残明正统。
     鲁王这个监国的位置现在可谓是十分尴尬。
     鲁王小朝廷这个池子太小,养不出大鱼。
     朱大典倾向让鲁王退下监国之位,然后迎奉唐王,但这些首先要得到李毅的认可。
     朱大典和刘忠关系不错,听说了李毅的首席幕僚柳随风在福州活动。
     刘忠虽然没说的那么明白,但朱大典在宦海沉浮多年,一眼便能看出李毅的意图。
     李毅要是舍弃鲁王拥立唐王,那他朱大典和李毅将在唐王小朝廷同属浙东一系。
     所以,李毅的书信一到,他立刻率领五千将士出金华。
     主意已定,斥候前来通报,说清军援兵已到富阳,正在向于潜县城赶来。
     张之维当即告辞,他要返回浙东,向浙东各地征兆壮丁,为前线运送粮草和兵器铠甲。
     李毅和朱大典送张之维出城。
     等张之维走远,李毅与朱大典绕于潜县城一周查看地形,商议守城的策略。
     李毅每到一处,浙东将士和民夫便会大为振奋,齐声欢呼。
     李毅笑着挥手致意,尽可能鼓舞士气。
     朱大典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见李毅丝毫不知道避讳,暗自担心起来。
     为将者最忌讳声望太高,以免被朝廷和皇帝猜忌。
     别人躲都来不及,李毅却好像很享受这种感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按照大明体制,总督因事而设,事毕即撤,李毅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李毅没留意朱大典的异样,侧过头指着正在搬运滚石檑木的将士说道:“朱阁老,于潜这里的军心、民心皆可用!”
     朱大典没有回话,就在刚才一小会,他脑中思绪九曲十八弯。
     黄道周在徽州府兵败了,而唐王在福建招揽的那些内阁大学士个个手无寸功。
     浙东投向唐王后,他朱大典若能得到李毅这样的领军大将支持,或许可以窥测一下内阁首辅之位。
     李毅没想这么复杂,因为于潜县城处境最艰难,所以他要亲自留在这里。
     仗打到现在,象征李毅的帅旗只要立起来,就能让那些初上战场的将士保持信心,而李毅刚刚的举动也正在为那些新兵鼓气。
     绕城一周后,李毅没有入城,而是带着督抚营来到城北的一处高地。
     这时,张定远与杨守壮正在指挥步卒加固北山的炮阵。
     贺渊带来了十五门铁炮,其中七门运往于潜城头,剩下八门留在这里。
     杨守壮四处巡视指点:“这里…还有这里,把石墙砌高点!”
     开弓没有回头箭,杨守壮已无退路。
     所以,他不但亲自安抚部下,还全力协助张定远布置防御阵地。
     看到李毅走来,杨守壮赶忙迎了上去,恭敬行礼道:“属下拜见国公爷!”
     李毅抬了抬手,然后说道:“杨参将,我已向鲁监国上书为你请功,你今后就在江南总督府任职,仍然为参将。”
     杨守壮闻言一喜,连忙叩谢行礼:“谢国公爷收留,属下必唯国公爷马首是瞻!”
    喜欢。
  

第219章 对话张之维和朱大典,筹备于潜战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