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78章 闹剧终落幕,李毅的反思[2/2页]

穿越明末:我成了满清死敌 小龙珺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远,来时快马加鞭,回时顺水乘舟,来回需要六七天。
     隆武皇帝比他想象的要坚强,徐明义比他预料的要大胆。
     张名振死了!
     李毅胸口像是被一块巨石压上,做出如张定远一样的叹息:“他不该死在那里的!”
     正如卢象升不该死在嵩水河畔!
     光鲜亮丽的朝堂比阴暗的污水沟还要肮脏,那些冠冕堂皇的朝臣,一个个浑身上下散发着腐烂的气息,他现在也是其中之一了。
     “我们是本来就这么愚蠢呢?还是因为坐在这个位置上才变得这么愚蠢?徐明义,你太过火了!”
     只是,李毅自己没有责任吗?
     近几年,徐明义让李毅最省心,也让李毅最担心。
     李毅太看重与放任他了,忽视了他已经成长为有自己主见的一方统领,而这不正是李毅的目的吗?
     个性是一柄双刃剑,既可助李毅,亦可伤李毅。
     江南诸将云集安庆府,张天禄作为新降的将领,位置归在他曾经的下属杨守壮之下。
     李毅扫了众将一眼,吩咐道:“诸将听令,本王要回南京一趟,大军向九江府进军,军中诸事暂由韩必先统管。”
     匆匆交代完军中事务,又命姚启圣暂领安庆知府一职,负责安抚安庆各县百姓,招募义军和镇守安庆。
     洪志派出最好的水手和最快的战船,五艘战船载着李毅如梭鱼顺江奔向南京城。
     江南虽然还安稳,但这场剧变带来了无数隐忧。
     李毅如果不出面,任由各种流言蜚语传播,军心、民心乃至士子之心都将处于一片混乱中。
     如果清军借机南下,可能会酿成更大的危机。
     在两湖的战事全面铺开前,李毅需要清除后院所有的隐患。
     两天两夜,在战船上的日子很无聊也很清闲,李毅有时间重新考虑自己的布局。
     收复江南后,李毅为了保证各方势力的平衡,先忽略了江南总督府内部的各种问题。
     如松江府的田赋归王之仁和张名振平分。
     如太平府和池州府的田赋归方国安。
     这是李毅对依附江南总督府前大明各总兵的回报,也是不想在外部重兵压境时,引发内部剧烈的矛盾。
     但李毅忽略了一件事,这是对江南总督府直属将领的一种不公平。
     江南总督府对诸将赏赐丰厚,但远比不上其他几位总兵克扣军饷,搜刮地方百姓所得。
     李毅划分江南十五万正兵,诸将亲信家丁只剩几百人,这是对大明现有混乱军制的改革,但那些人还是把自己的兵马当做私兵。
     江南总督府诸将都已是各镇一方的大将。
     李毅无意中对亲者严,对疏者宽。
     张名振之死虽然由徐明义主导,实际上是这一矛盾激化的后果。
     张煌言插手。
     杨国忠旁观。
     李毅要怎么做?
     难道要把所有的亲信都清除干净吗?
     他们未必是对自己不满,他们只是觉得,如方国安、王之仁和张名振等人要乖乖的听话。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那几个总兵在收复江南之战中的表现不足以得到如今的地位。
    喜欢。
  

第278章 闹剧终落幕,李毅的反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