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三章 眼观与胆量[2/2页]

华娱请多指教 我才不要睡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社这些国营出版社。
     但是问题来了,国营单位背靠大山,从来不缺资源。
     产能多的是,一天几十万册都没问题。
     但你就是个顶多要个三五万册的小书商,人家正眼看你一眼算他输。
     成本也确实可以控制到最低,但卖给你的却一定不是最低价。
     简单一句话,这些庞大大物不是看不起某个小书商,人家是根本看不见。
     章平也问过中小型印刷厂。
     然后对方三句话就让章平直接把电话挂断。
     成本:至少印刷5w册,才能将成本控制到最低;约为定价的35%。
     时间:首印产品最快七天可以下生产线;半月交付全部订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订金:至少70%的预付款。
     这要是【定金】还好说,可人家着重阐述要的是【订金】。
     【定金】跟【订金】一字之差,谬之千里。
     委托方原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时,订金可以作为赔偿款;也就是说订金可以不退,起诉也没用。
     作为经常跟出版社、印刷厂打交道的书商,章平可以理解印刷厂规避风险的顾虑。
     但理解归理解,他完全不可能接受。
     因为印刷厂规避掉的风险,将全部由他这个甲方来承担。
     这么说吧,干这一波不一定赢,赢也不一定赢多少。
     但要是赌输了,你家没了。
     而且还是李云龙亲手用他的意大利炮给你轰没的。
     真不是开玩笑,这真的是拿家赌明天。
     首先是成本,以《亮剑》为例,定价38元的原着最低成本是38*35%=13.3元。
     要是按照5w册印刷,整个订单的金额就是13.3*=66.5w。
     70%的订金就是46.5w。
     章平作为甜水园里拍前二十的书商,不是吃不下5w册书,但他吃不下5w册的同一本书。
     也不是拿不出50w,但这基本是他的全部身价。
     要知道这可是2005年的50w。
     就这两点,就足以让章平打退堂鼓。
     至于最关键的【时间】更是让他彻底死心。
     七天下线第一批次,半月内完成交付,这速度已经算是很快了。
     但想要追赶热点,那还完全不够格。
     《亮剑》总共30集,周一~周五每天2集,周末1集,也就是播完只要17天。
     这17天也是销售的黄金周期,之后必然断崖式下跌。
     而现在《亮剑》已经播出3天了,加上签订合同的1天,赶印7天,再加上1天的交付。
     好家伙,第一批次的《亮剑》刚下线,黄金周期就只剩5天,那还玩个屁。
     更别说剩余的部分订单连黄金周期都赶不上。
     热点热点,最关键的是‘热。
     要是热点过去,真吃shi赶不上热乎的。
     也正是上面的考量,也让章平越发的佩服东山书社的两个小老板的眼光与胆量。
     也是促使他准备前往东山书社的原因。
     作为同行,章平的心理预期是六折,五折最好,七折就有点高了,但也不是不行。
     虽然赚的肯定少,依旧有的赚,最关键的是没有风险,还可以维护多年积累的渠道、客源。
     作为书商,对外批发的价格一般是定价的六折,零售是定价的八折。
     关键是这个折扣只得是市面上常见的书籍,特别不畅销与特别畅销的都不在此列。
     有三四折向外销售的,也有三五元批给跳蚤市场的,甚至直接卖废纸的也不在少数。
     至于畅销书籍,对外的批发价格是7.5~8折,零售8~9折。
     至于为什么来赴老赵的约,这不是以为这位大书商手里有货,准备薅羊毛呢。
     当听到老赵打算找印刷厂赶印的时候,章平就后悔自己不该来这,而是直接去东山书社。
     要是第一个去,那就是雪中送炭的情谊,就算不敢奢望五折,5.5或者6折是绝对没问题的。
     玛德姓赵的误我!
     心里骂娘的章平手指飞舞在手机上编辑短信发给自家财务:给东山书社转5w定金。急,勿回。
     这是章平的打算:人没到,钱先到,就算不是雪中送炭,也是送一半。
    喜欢。
  

第十三章 眼观与胆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