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章 向松是神童吗[2/2页]

工科人的古代生存指南 卢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教学,冯承弼通常分开讲课,其余学生就自习。
     因为向松刚来,他没有可以自习的内容,冯承弼就首先上他的课。
     冯承弼把难度降得很低,就让向松跟读。
     “人之初。”
     “人之初。”
     “性本善。”
     “……”
     冯承弼教的很认真,向松却显得没有很认真。他小时候也念过三字经,现在只是重新捡起来的过程。再者,他还没有习惯现在读书人一念书就摇头晃脑,一脸陶醉的样子,便略显得有些许敷衍。
     冯承弼试探着一段一段地念。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算是冯承弼第一次念出来的句子,向松都能准确地跟念出来,一个字都不带差的。
     彭杭在旁边偷偷听着,就这么一会,就快撵上他的进度了,这让他压力有些大。他本来只是有些不开心向松坐了他的位置,现在则是开始讨厌这个人了。
     冯承弼很欣喜,没有先生不喜欢好苗子:“之前念的你还记得吗?”
     向松其实都记得,但是他不打算把自己表现得太妖孽,他重复了一次,中间有意漏了几句。
     冯承弼听得连连点头,这已经高于他心里预期多矣。
     他让向松对着书本念,争取尽快把这些音和字对应起来。
     彭杭是第二个教授对象,令冯承弼奇怪的是,平时注意力不集中的彭杭今天十分配合,要是以后他都这样真是省了不少事。
     这段时间向家很闲。
     实际上农家就是这样的,忙的时候能忙死,闲的时候又特别闲。
     程三娘和彭和昌没敲定入股,腐乳仍让向家做完给福昌楼提供。福昌楼的消耗很大,他们现在整个杂物房都用来做腐乳。
     程三娘收了定金,又添置了很多东西。例如现在向正正在喂的牛。
     “哥,牛牛拉的粑粑要好好收起来噢!”向松想捣鼓土氨肥,牛粪就是主要原料。
     “弟弟弟弟。最近我闲得都要长毛了。”豆腐生意给了彭和昌,他们不好再做了。
     向正还想出去找工做,程三娘死活不肯,说是还没把他的婴儿肥养回来。但是他的婴儿肥很早就没了,要真能养出来,倒是真肥了。
     而且最近程三娘让向正复习书本,他一拿书就开始犯困。
     向松认真想了想,该给他找点事做了。他在记忆里翻找着之前生物课学过的东西。
     泡菜,现在家家户户都会做,没意思。
     酶的研究,别说原料难搞,就这事怎么和向正解释也是个难事。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这件事在向松的计划里,但是现在不是时候。
     剩下的就只有果酒和果醋。
     但是上哪找水果去呢。
     这个时代的水果是奢侈品,穷人家不会去种,种粮食都不够吃,果树都在一些富人家手里,种了也是为了自己吃。
     他站在门外看村旁的几个小山坡。在屋子里呆久了,看会绿树和飞鸟对视力好,他可不想近视之后还搞近视眼镜出来。
     山坡里有人,时不时会有一小拨一小拨的鸟被惊起来。那边的小坡看起来好多鸟,是有很多人在那吗?
     不对。那个坡一定不是因为人多所以被惊的鸟多,而是本身就鸟多。
     那个坡?
     那个坡有捻子。向松刚来的时候还给向正摘过,后来还给溺水的栓子吃了些。
     捻子即将过了成熟期,现在漫山遍野的捻子,碰一下都会掉下许多,根本没人吃,都是鸟吃的。农家的孩子贪嘴,吃多些就会被大人揍,说是容易拉不出粑粑。
     那都是无主之物,可以用来做的事可多了。
     向松简单和向正说了他的想法,向正就撸起袖子准备干。
     收了一天,向正干得腰酸背痛,也没收多少。
    喜欢。
  

第21章 向松是神童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