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4章 教唆民愤[1/2页]

穿越异世从山神做起 道前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安月百姓们一阵大喊:
  “仙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咱们安山的山神老爷,可是良善的仙神啊!”
  仙人现身,顿时将附近的百姓全都吸引了过来。
  很快惊动了安月的官方。
  有附近的官员快速赶到。
  “这位仙人,敢问,到底什么情况?”
  这官员望向天上,看见李源遭受责罚的画面,不由得心神大乱。
  但他还是有着几分理智,叫麾下衙役看好百姓。
  人越挤越多,百姓们看到自家山神老爷凄惨的模样,都很是激动。
  这官员不知其中内情到底如何,此刻只希望,千万别出了踩踏之事。
  而且,也有衙役领命离开,将此事禀报宫中而去。
  天上的仙人有些不耐,不想与这些凡人浪费口舌。
  但他只能装出慈和悲悯的模样,等待着安月有分量的人物到来。
  很快,安月皇帝被惊动。
  听闻仙人现世,带来李源受苦的场景,顿时就起驾出宫,火速赶来。
  “这位仙人,朕乃安月之帝,前来拜见。”
  安月皇帝按照人间帝王祭神之礼,作了个揖。
  “这些画面......”
  安月皇帝看着画面中,李源浑身是血、气息虚弱的模样,当场眉头就皱了起来。
  这披着道袍的仙人叹气一声,将李源遭受责罚之事缓缓道出。
  “安山山神李源,品性良善,为仙端正。”
  “但因一些事情,触怒上头,才惹来诸多责罚呀!”
  这仙人叹息着,满脸的无奈。
  “此次上天受罚,本是因北原崩毁之事,小责一场便是。”
  “奈何天庭不公,有仙神忌恨安山山神李源,非要重罚!”
  “本仙也是于心不忍,这才将此事告知你们。”
  “不然,若是天威无情,他没能挺过那雷击、水淹火烧之罚,这安山换了山神......”
  “你们这些受了他大恩情的凡人呐,恐怕都还不知情呢!”
  道袍仙人脸色悲悯,仙风道骨。
  话语中,带着可惜可叹之意。
  不过,安月皇帝脸上表现出惊讶,心中却是没有相信。
  仙人现世,如此大的动静,山中半点反应也无,着实奇怪。
  说不定,是被什么手段遮掩了。
  而一旦遮掩,必然有诈。
  安月皇帝背负双手,做出一副皱眉的模样。
  但,背后悄悄动了动手指。
  紧跟身后的顾剑面色不变,但眼角余光已然扫见。
  立马会意,在人群中不动声色地开始往后移。
  动作轻微,悄然离开密集的人群,想要去安山之上,联系山中生灵。
  只是,凡人的动作再如何细微,如何逃得过仙人之眼?
  道袍仙人立于半空,眼眸暗暗一闪。
  但表面上,没有反应。
  安月皇帝心思细腻,威严沉稳,能够保持冷静。
  但茫然无措的百姓们,可就做不到了。
  听得仙人朗声的话语,都大惊了起来。
  “啊,这可如何是好?”
  “北原,不是山神老爷杀死那大妖魔、击败那些恶神的地方嘛!”
  “仙人,咱们安山的山神老爷是好神仙啊,是救苦救难的好神仙呐......您帮帮他,帮帮他吧!”
  百姓们群情激动,甚至有人已经开始叩首参拜。
  半空之上,李源遭受责罚,血肉糜烂、鲜血淋漓的场景,还在播放。
  那一道道的雷霆,轰击在李源的身上,也仿佛直击了百姓的心底。
  他们哪里能够忍受,自家山神老爷被如此折磨?
  越来越多的百姓闻声而来,本是好奇仙人现身。
  结果看见如此画面,又听这仙人说:
  自家山神老爷因为杀死妖魔、保护了他们,因打碎了北原之事,在天上受重罚!
  甚至,可能会被天威处死!
  只听仙人抚须,又道:
  “唉!”
  “非是我不愿帮他,实在是天庭黑暗,所行不公啊!”
  “那些个大神仙们,欺他人微言轻、老实本分,便想着法子折磨他呢!”
  仙人脸上露出可惜之意。
  声音之中,夹带着某种深入人心的力量。
  开始讲述李源如何善良,而天庭如何不公、黑暗起来。
  一副惺惺相惜,但又无力挽救的模样。
  百姓们自是知道李源的良善,也念着李源的好。
  听着听着,越来越气愤:
  “天上的神仙当真是坏,怎么可以如此颠倒黑白!”
  “咱们安山的山神老爷,明明良善宽仁、心怀众生啊!”
  那仙人看着百姓们愤怒的情绪愈发高涨,声音中继续夹带某种力量:
  “唉,天庭不公,天庭不公啊......”
  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
  百姓们被那力量影响,愤怒的情绪彻底冲昏了理智,开始破口大骂起来。
  纷纷指责天庭不公,要求还自家山神老爷的清白和公道来!
  地面之上,安月皇帝龙颜阴沉,深深皱眉。
  得益于龙气护体,那些力量没能影响到他。
  看见百姓突然暴动的模样,也明白了。
  这仙人虽然一副仙风道骨、面容悲悯的样子。
  但却是挑事而来!
  这摆明着,就是要挑起百姓们对天庭的怨念,激百姓们去做失智不敬之事!
  李源当初,可是与他交谈过,谈及自身已经站队天庭,顺应大势。
  曾嘱咐过:安月绝不可做出不敬天庭之事,不可留

第324章 教唆民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