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百九十章康王的雄心[2/2页]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唐晓非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来。
      但现在是特殊时期,朝中明显有人要搞事情。
      铁路案现在就成了周朝党死咬虞允文不放的筹码。
      而调查铁路案的人是刘彦宗,为了不参与到两位大佬的斗争中,刘彦宗很聪明地在朝堂上将所有的细节全部公开。
      说起来,这铁路案还是康王私下提出来的。
      但没有人知道,这个深水炸弹是向来深居简出的康王扔出来的。
      虞允文下台,对谁最有好处?
      周朝?
      即便虞允文下台,周朝依然还是三司使,他做不了太宰。
      但眼下时局动荡,辽王造反,太子依然占据正统,周朝质疑要迎辽王入京师也不可能。
      所以大臣们一定会再推出一个德高望重之人出来主持大局。
      这个人是谁?
      非康王莫属!
      但赵构的心思却不止于此。
      若是以前他的兄长还在,他断然不敢有任何御极天下的想法,但得知赵桓战死西域的那一刻,隐藏在心里最深处的野心,瞬间暴长出来。
      赵构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
      这才发现,原来这些年自己一直生活在兄长的威压下。
      自己那位兄长的光芒实在太强盛了,强盛到盖过了古往今来所有的帝王。
      现在,太子尚小,辽王看似强大,但实则轻佻昏聩,朝野人心动荡,眼看新政积累下的新局面正在瓦解,正是他赵构出世的好时机。
      这些年,他虽然没有全面参与政事,却在一旁观测新政之变,每日潜心研读兄长必生精华。
      他自认为自己也可以作一个让天下富强的雄主。
      如今大宋这样的局面,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最聪明的士大夫,最勤劳的百姓,最有活力的行政体系,最多的战舰,商贾如云,汇聚天下财富,又有最强盛的军队。
      谁不愿意接过来呢?
      赵构也不例外啊!
      赵谌他非常了解,轻佻浮夸,优柔寡断,志大才疏,眼下看似兵锋强盛,实则内部混乱。
      燕云战区以诡计诈取,解潜等人不过是被一时被蒙蔽,燕云战区的核心将领都是效忠朝廷的。
      一旦发现辽王所谓的铲除奸贼、匡扶正流致天下大乱,民间凋敝,这些将领必然对辽王离心离德。
      无论怎么闹,天下大义在此,顺者昌,逆者亡,自古皆是如此。
      东京城尚有御林军三万,南方又有张浚这样的封疆大吏随时调兵北上勤王。
      赵谌没有胜算。
      赵构绝不看好赵谌。
      眼下,他便要时局更加混乱一些。
      最好能借此机会除掉虞允文,如此以来,他就有机会出来辅政。
      毕竟,这天下还是赵家的天下。
      刘彦宗道:“圣武皇帝陛下之新政自然是千秋之仁政,真正开万世太平,然朝中奸臣妄图借新政敛财,实为可恶。今日子时,本官已经收到江南西路传来的信,洪州铁道局司丞王之山已经招供,洪州知府张志尧私吞公款,在景德镇采上好陶瓷,准备赠送给虞允文。”

第六百九十章康王的雄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