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青山环视全场,看着那些或震撼、或恐惧、或敬佩的面孔,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情。
前世的他只是一个小人物,现在却能在这样的场合发出华夏民族的声音!
“当然,我只是讲了一个故事。”陆青山的语调突然变得轻松,脸上露出了一丝神秘的笑容。“可以看作是西方的寓言,也可能是东方的警示。希望各位自勉。”
这句话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但紧张的气氛并没有完全消散。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故事”的含义远比表面上的更加深刻。
“我真正要说的是,我看好未来的港岛,更看好未来的港岛经济。”陆青山的话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个转折太突然了!刚才还在暗示可能的冲突,现在却说看好港岛经济?
张文华的脑子有些混乱,他努力理解着这个复杂的表态。这个陆青山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港岛只有在和平发展的主旋律下,持续发展才将是历史的必然。”陆青山的声音变得平和,但眼中依然闪烁着深邃的光芒。“短期内我认为会有不停的震荡和调整,长期,我绝对是看好的。”
威廉斯听出了这句话的潜台词:只要谈判顺利,一切都好说。但如果继续僵持下去…
“希望各位珍视稳定发展的局面。”陆青山看向台下的记者们,目光中带着警告的意味。“很多人问我股市的走向,我觉得各位完全大可以用脚投票。”
这句话的含义很明确:如果谈判不顺利,短期内股市还会继续下行。
华资家族的代表们心情复杂。他们明白,陆青山这是在替华国政府发声,但这种发声方式实在太过惊人。
“现在开始提问环节。”陆青山坐下来,神情轻松,仿佛刚才发生的一切都是云淡风轻的闲谈。
《南华早报》的张文华第一个站起来,声音有些颤抖:“陆先生,您刚才的故事让我们印象深刻。您对港岛股市的具体看法是什么?”
陆青山微笑着回答:“我刚才已经说得很明白了。短期震荡,长期看好。关键是要珍视和平发展的环境。”他的声音很平静,但每个字都透着不容质疑的权威。
《信报》的李明也站起来,声音中带着明显的紧张:“陆先生,您认为目前的政治环境对股市的影响有多大?”
“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陆青山的回答意味深长,目光深邃如海。“如果基础不稳,再好的经济也会受到冲击。这是古今中外的铁律。”
《明报》的王大伟鼓起勇气问道:“陆先生,您刚才提到的农夫和豪强的故事,是否有什么特殊的现实意义?”
陆青山淡淡一笑:“故事就是故事,有什么现实意义,就看各位怎么理解了。不过我想说的是,任何不义之财都不会长久,任何强取豪夺都必将付出代价。”
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抛出来,但陆青山的回答都很巧妙,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又避免了过于直接的政治表态。
最后,一
第225章 用脚投票的市场预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