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9章 太子:又是姓谢的秀才?[2/2页]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霸气侧漏漏你一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连再往北边的瘟疫都这缺心眼的孩子治的!”
     瘟、瘟疫……
     赵奕的脑子好似想起了什么。
     但巨大的信息冲击下,那个记忆里简短出现过的名字忽然又跑远了。
     老汉见年轻人呆愣愣地跟傻了一样,好奇看了他两眼,“那啥,跟你说了这老半天,你到底是不是买粮食的?”
     “……嗯?”
     “买粮?”
     老汉皱眉,“你不是买粮食的?不是你耽误我半天干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在这时,田埂那头见太子迟迟不回来的几人冲忙跑过来。
     黄直半扇身子肥肉乱颤,在距离太子几步远的距离,一见尊贵的太子殿下衣袍下的手,竟然在掐自己的大腿!心头警报顷刻拉响,一边跑一边指着老汉咒骂,“个老不死的东西,跟我家爷说什么了!”
     “活腻了你!”
     黄直老母鸡似得阵仗给老汉吓了一跳。
     连一边的牛犊都吓跑了。
     老汉本来就是看年轻人是粮商人,乐意多跟他说两句,这下可好,一个傻子问了老半天,耽误干活不买粮食不说,又蹦出来个不男不女的二椅子,指着他就骂。
     一看后面还跟着好几个人。
     虽然怕惹麻烦,老汉仍旧回嘴地道:“是他拉着我说个没完,你骂谁你?”
     “俺还没说你家少爷耽误俺干活呢?”
     “死二椅子!假娘们!”
     “脑子有毛病你们!”
     “嗨!你这个老不死的东西,你骂谁呢你!”
     “谁先喷粪骂谁!”
     老头一见不好,撵着小牛犊撒腿就跑。
     太子要是出了差错,他们这些人全家的脑袋都得掉,葛兆阳连忙朝太子拱手道:“殿下赎罪,是我等保护不周!”
     赵奕这才回魂,不过也才回来一半,他道:“周臣工、葛臣工你们说,这天底下真有缺心眼能考中秀才的吗?”
     葛兆阳:“……啊?”
     周滔一贯严肃的脸上出现了裂痕。
     老头刚才跟太子说什么了?
     太子这是怎么了……
     这样的疑问揣在他们的心里,直到进入云州城内都没有消散,太子非但不允许他们到官府的驿馆休息不说,到了客栈下榻之后,太子便丢下他们几人仅带了两个侍卫出去。
     云州早已实行宵禁。
     此时天色尚早,太子逛完了米粮店,对云州本地的粮价有些了解。
     云州本地,底层百姓果腹的粗粮十分便宜,粟米才五文钱一斤,比京城还便宜,糠皮麦麸什么的更是遍地都是,用作米粮店招徕顾客的添头,他更在云州东城发现一处商行,东西便宜得简直让人咂舌。
     一问之下,竟然又是出自哪个缺心眼的书生之手。
     不过此时,赵奕已经想起这百姓口中称赞不断,缺心眼的文曲星是谁了。
     走到府衙对面。
     赵奕在茶摊上坐下,看着夕阳下有序忙碌的百姓,感叹道:“云州街道整洁,百姓吃饱穿暖,这是本宫出京以来一次感受到为何安居乐业。”
     黄直哪有坐下的份,即便站在太子身后,也不妨碍他嫌弃茶摊的粗陋,他道:“这还不是陛下和殿下英明,西北的百姓都该感谢您和陛下才是!”
     傍晚,茶摊上的人不多。
     经营茶摊的是父子俩,年迈的老父亲烧水,三旬书生样子的儿子招待客人。
     “客官您的茶。”
     书生一瘸一拐地放下茶碗,眼睛却盯着府衙门前人群聚集处。
     赵奕好奇地看了一眼,起先没觉得怎么样。
     劣质的茶刚入口,他皱了一下眉,夕阳下瞧出了府衙大榜跟前,围着的竟然全都是书生打扮的人,他向茶摊书生问道:“老哥,他们这是做什么呢?”
     茶摊书生的眼睛仍旧瞄着前方。
     他道:“这是准备明年乡试的秀才,都在这摘抄临摹谢小三元的文章和丈量笔迹?”
     “摘抄?”
     “丈量笔迹?”
     科举考试引用经典名句,乃是惯常操作,若是连名句都不会背,那几本跟文盲无异。
     但笔迹什么意思?
     赵奕自己钻研书法一道,都是用的临摹。
     “笔迹?是模仿哪位姓谢的秀才的字?”
     赵奕好奇地问道。
    喜欢。
  

第229章 太子:又是姓谢的秀才?[2/2页]